“从2009年的4次公盘来看,全年翡翠原料价格涨幅达到30%。2010年已进行的两次公盘,增长的势头更加强劲。”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玉石分会秘书长奥岩表示。
据奥岩介绍,今年3月份的第一次公盘,在原料数量持平、高档好料相对减少的情况下,交易总额由过去的十几亿一跃飙升至30亿,进场人数3000人,而往年只有1000多人;而7月份的公盘,在原料数量持平、高档好料更少的情况下,成交额达到70亿,进场人数更是创下了破纪录的5000多人。
“翡翠原料价格的增长,必然带动了翡翠成品价格的增长。这种上涨是全面上扬,但好的、高档的品种上涨幅度更大。”奥岩说。
缅甸公盘的价格一向被看作是翡翠市场价格的风向标,所以无论是万珺,还是奥岩,都继续看涨翡翠的后市价格。“从翡翠发展的历史来看,其价格一直处于上涨态势,并且在经济环境越好的情况下,上涨的速度越快。”奥岩表示。
由于开始采用机械化的开采方式,使得缅甸过去20多年来的翡翠开采量,相当于此前300年开采量总和的10倍。缅甸是世界翡翠的大本营,全世界有超过90%的翡翠产于缅甸,且顶级翡翠几乎只产于缅甸。
业内普遍估计,以现在的开采速度,缅甸的翡翠只能再开采10~20年,而且现在一些高档的好料就几乎已经开采完了,比如著名的穆那坑口的、玻璃种带绿的原石早已采光,只是个别缅甸矿主手中还有一些存货。
“未来价格上涨是肯定的,至少今年是没有任何疑问的。”万珺表示。
老矿原料枯竭和新矿原料品质不佳,是造成高质量的翡翠短缺严重、价格飞涨的主要原因。但是翡翠价格的突然飙升,在正常的逻辑背后,还是不可否认地与“热钱”“投资客”不无关系。
一位参与了今年两次缅甸公盘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公盘市场上,他看到了很多新面孔,“他们大多是福建和山西的实业资本。”对于外界普遍猜测的“30亿游资杀入翡翠市场”的说法,他的估计更加大胆,“绝对不止这个数,上百亿都有,只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出手了。”
除了大炒家们,群众的力量也不容忽视。“原来人们购买翡翠主要是用来佩戴,现在以投资为主要目的而购买的人越来越多,过去只占5%左右的投资客在最近一两年之内猛增到了五成左右。”万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