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丝”货币印证当年繁荣
发布时间 2010-11-20 浏览 51179 次
普尔科港横渡太平洋,经吕宋(即菲律宾)中转后到达我国的闽南、广东一带进行交易,买回丝绸、瓷器、香料等运往美洲。这条海上贸易航线,被称为“中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1535年,西班牙首先在墨西哥城设造币厂,按照其本土的货币形状铸造“十字银币”。这种银币的正面为十字架图案,对角四格内铸有狮子和城堡,背面铸有早期西班牙国徽。“十字银币”的面值有8R(即8里尔,相当于1比索)、4R、2R、1R、1/2R五种。随着殖民地的扩张,西班牙还先后在秘鲁、智利、危地马拉、哥伦比亚等到地设厂铸造“十字银币”。根据铸地标记和铸造年号区分,“十字银币”有墨西哥、秘鲁、玻利维亚、智利、危地马拉、哥伦比亚等国铸造以及有铸造年号和无铸造年号等多种版别。

  “十字银币”流入我国的时间早且数量大。它是西班牙在1732年铸造圆形银币前铸行的货币,尽管其貌不扬,但是由于具有重量统一,可以按枚计算和易以点数的特点,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广为流通,时间长达近200年,而且几近成为当时闽南的本位币。

  柬埔寨红鸟币

  柬埔寨,旧称高棉,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从公元1世纪开始立国,历经扶南、真腊、吴哥等王朝。19世纪中叶,柬埔寨处于衰落时期,先后成了强邻暹罗和越南的属国。1863年沦为法国保护国,并于1887年并入法属印度支那联邦。1940年被日本占领。1945年日本投降后又遭法国侵占。1953年11月9日,柬埔寨王国宣布独立。柬埔寨有80%以上的人信奉佛教,并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吴哥文明。

  在柬埔寨民族中流传有恩杜神话,恩杜是他们的造物主,他为百姓造了火种和石器,后来,又赐给百姓水牛、猪和鸡等禽畜。恩杜的形象就是神话中的“红鸟”。因此,在柬埔寨的许多铸币里,都采用“红鸟”作为币面图案。

  红鸟币是柬埔寨王国铸造于1847年。闽南地区常见的有银质红鸟币,币值为1/8泰格尔,直径在1.1-1.5厘米之间,重量1.5-1.8克左右,光背。此外,还有铜质红鸟币等。至今,这种柬埔寨红鸟币在闽南地区仍时有所见,这些货币的发现,是我国与东南亚国家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