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浙江龙泉:绿茶出新彩
下一主题:深圳:茶艺大赛将演绎
近年来,贵州省逐步形成了太升茶城、贵州茶城、湄潭西南茶城、安顺茶城等多个规模化茶叶专业市场,不仅结束了贵州茶叶“散兵作战”历史,也为贵州茶叶提供了一个和省外茶叶同台竞技的平台。在专业市场带动下,贵州茶叶销往省内外各地,成为黔茶出山的重要通道。
更加令人欣喜的是,全省茶产业正向茶多酚、茶籽油、茶饮料、绿茶粉等多种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在提高茶叶附加值、增加茶农收入的同时,还规避了市场风险。
湄潭县茶叶籽开发利用研究中心主任、南方嘉禾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德国:“一棵茶树,很多东西都把它利用起来。当茶叶它市场疲软的时候,我们就用茶籽,同时这样也可以保住茶园,可以最大限度地规避我们这个产业的风险。 ”
据贵州省农委副主任胡继承介绍: 2007年省委6号文件出台以来,政府各级财政每年投入茶产业的资金达10亿元以上。贵州茶叶种植面积每年以50万亩的速度递增,截至2010年8月,全省种茶面积实现280万亩。今年贵州省正在实施的“阳光培训”将在全省培训6万茶农,目前贵州省农广校招收的茶叶专业的学生已经达到一万多人,为贵州省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夯实了人才基础。展望“十二五”,贵州茶产业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胡继承:“贵州适宜种茶面积在700万到1000万亩之间。“十二五”结束的时候,一定要做到500万亩(茶园)以上,(产值)达到130个亿以上,涉及茶叶的人员会在500万以上。要推进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聚,形成一个产业带、产业的板块、产业的集群。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鼓励一批企业向高附加值、向精深加工的方面发展,包括茶多酚、茶籽油、茶粉。我们会推动这些企业上市,把它做大做强。另外,我们这两年都在致力打造把茶叶这个基地作为观光农业的一个重要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