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如此,曾经不温不火的台湾茶也借零关税之机进军大陆市场。台湾顺记茗茶福州商行陈总昨日表示,前几年,台湾茶在大陆的销售并不是特别好,但从去年开始,台湾茶销售出现大幅增长,尤其是ECFA协议签署后,一些外地客户下订单明显增多,跟去年同期比,销量至少了翻了两番。
我省不少知名茶企也都引进台湾茶销售,像八马茶叶、铁观音集团以及山国饮艺等都相继开始销售台湾茶。
三和茗茶吴荣山董事长昨日表示,除了此次三和茶博物馆和台北县坪林博物馆进行对接外,下一步他们也计划引进高档台湾茶,以丰富产品生产线。
闽台茶业合作前景广阔
陈副会长表示,2009年福建口岸出口茶叶1.56万多吨、创汇5734万美元,与全年茶叶产量26.57万吨、毛茶产值人100多亿元民币相比,分别只占5.8%和3.8%,几乎微不足道,这说明福建茶叶外销空间仍然很大,综合分析两岸茶叶生产现状,可以发现闽台茶叶合作前景十分广阔。
首先,福建茶叶资源丰富,人力成本较低,且福建茶叶与台湾茶叶具有同质性,气候条件又相似,可以说,福建是台湾茶产业对外转移的最佳选择。台湾茶产业不仅可充分利用福建丰富的茶园、相对低廉的劳动力进行茶业投资,还可在福建地区的茶园加快培育新型茶树品种。
其次,由于闽台两地茶叶产品结构存在互补性,高档乌龙茶、茶饮料是台湾的优势产品,在大陆、东南亚等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而福建的中低档茶叶,在台湾岛内也具有广阔的拓展空间,产品间的直接竞争不强。因此,闽台两地可在乌龙茶生产加工技术上展开合作,汇集两岸科研力量,联手进行相关技术的研发,推动乌龙茶生产技术的进步,并努力制定相关生产标准,进一步提升乌龙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最后,闽台两岸茶叶市场和茶叶需求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即福建对高档乌龙茶的需求和台湾对中低档乌龙茶的需求,通过相互开拓和开发市场,可扩大两地乌龙茶的消费群体,带动茶产业发展,而且茶叶外销上都具有共同的市场,如日本、欧美茶叶市场等。
因此业内人士希望闽台两地茶业合作在未来走向纵深,展开有层次的合作,如茶产业研发和技术的合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