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梨家具生产的黄金时代是清前期至乾隆这100多年,以后就几乎不再生产,原因是明嘉靖、万历两朝的宫廷家具均以漆器为主。宫廷黄花梨家具特别是大器多是直纹大料,而带“鬼脸”与变化多端的美丽花纹的家具较少。
“鬼脸”是木材生长过程中的结疤所致,它和美丽的花纹多出现在枝节多生的黄花梨小料上。
与紫檀少纹而色泽趋同、配料容易不同,黄花梨如果不加选择而成器就会给人以浓妆艳抹、格调不高的感觉,所以明、清时期家具中的“一木一器”多指黄花梨家具。“一木”成“一器”使整件家具在颜色、纹理、材性方面一致,有浑然天成的美感。
由于材料珍贵,上等黄花梨家具的制造需要如同玉器雕琢一样精雕细刻,木榫结构绝不可以有铁钉,因此只有具有相当深厚制作功底的艺人才能够完成。据说,一件上等的海南黄花梨家具往往要用数月时间才能制做完成。
具有很强的韧性和很小的内应力是黄花梨木的突出特性。它不像红木那样脆,这使木匠在施工时辨识起来十分容易:在刨刃口很薄的情况下,只有黄花梨木可以出现弹簧形状的长长的刨花,而红木只有碎片般的刨屑。
这种特性使黄花梨木能承受任何细致入微的雕刻。笔者曾经见过一件清初的黄花梨透雕草龙纹隔扇残件,厚度只有5毫米,许多相连处纤维已被完全切断,但历经300多年仍然完好无损,若是其它木材,无需外界碰撞,只冬夏干湿的季节变化就足以使之损毁了。
遇湿遇干、遇冷遇热抽胀不大是除黄花梨和紫檀外的其它硬木很难达到的境界。譬如明式家具中有“蜻蜓腿”美誉的三弯腿,用一般的木材根本不能制作。再如笔筒,用红木制成的器物不久就会变成椭圆形,而黄花梨制品就绝无变形之虞,几百年后依然是圆形,而且无论大件小件、薄板厚材,黄花梨家具若没有外力破坏,很少自行干裂。
在今天的市场上,购买黄花梨家具你可能遇到的滥竽充数者还有:
一、红木
深色黄花梨如使用年头过久,乍一看与红木非常像。其实,黄花梨木变形率小,体轻而温和。
二、草花梨
草花梨是由于黄花梨木材断绝,作为补充而在晚清至民国时期出现于市场的,在硬木中最为低档,其木质粗疏、棕眼过大,颜色土黄而无光泽。
三、新黄花梨木
新材份量比老材重,木纹含黑线过多而且生硬,因此许多木纹过于漂亮抢眼的反倒是新黄花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