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茶具行业重大新闻事件
发布时间 2010-12-30 浏览 50065 次
开幕式及颁奖典礼,并在活动期间举办“茶陶缘中国茶陶文化传承与发展研讨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各级领导、恒福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结根先生等相关业界人士、媒体参加了此次活动。茶具设计是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推动茶具设计的创新发展有利于推动茶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茶文化的繁荣。这次大赛中涌现出了众多设计新颖、创意十足的优秀作品,参赛作品在注重茶具设计作品实用功能的同时,在创作主题、表现形式、饮用方式、工艺材料方面都表现出了突出的创新,这四大创新充分展示了新一代陶瓷设计师对茶文化的思考及探索。

  此次展览共展出了大赛评出的135件获奖作品。其中金奖2名、银奖3名、铜奖5名,另设18名优秀奖及25名创意奖。陶瓷与茶文化不论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在现代社会都是紧密联系的。茶艺,作为茶文化的一部分,一直以来,备受茶爱好者的喜爱,它通过艺术化的手法来展现茶的冲、泡、品这三种技巧,将日常的饮茶行为提高到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追求,即提升了品饮的“质感”,也赋予了茶以“灵性”。

  三、央视曝光“调色”紫砂壶

  5月30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爆出市场上很多紫砂壶壶实际上是化工原料调色的“化工壶”,给我国紫砂壶壶市场带来危机。随着媒体不断曝光,“毒紫砂壶”引发的恐慌已经波及整个紫砂壶行业。在茶具市场,原本足以证明紫砂壶品质的“江苏宜兴”产地标签变得可疑起来。

  行业没有标准是诱发此次紫砂壶壶事件的主因。据陶瓷专家介绍,人们常说的紫砂壶紫砂壶陶器的简称,根据《紫砂壶陶器》国家标准的定义,紫砂壶陶器与其他陶器的区别是:含铁量较高的黏土制成、不上釉、透气性,因此,符合上述三点的陶器就是紫砂壶,同时,产品品质必须符合《紫砂壶陶器》国家标准各项技术要求的规定。制作紫砂壶陶器的原料在各地区也都广泛具备,不仅限于“宜兴”地区,广西、广东、江西、江南一带都有。制作不同的紫砂壶陶器产品,根据需要可加入某种氧化物,也就是业内所说的“配方”,没有“化学料”之说。由于要经过高温烧制(通常在1100度以上),因此,对人体是无毒、无害的。

  紫砂壶壶事件发生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著名陶艺家徐秀棠痛斥当下的紫砂壶炒作、造假之风。据徐秀棠介绍,近几年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市场需求量太大,真正的宜兴紫砂壶泥将被“用完”,其实这完全是炒作。为了保护资源,2005年后,宜兴决定禁止开采黄龙山紫砂壶。但其它地方的紫砂壶仍在开采,许多艺人也库存了大量紫砂壶。宜兴组织勘探部门进行过调查,紫砂壶矿几代人都用不完。一些囤积炒作紫砂壶泥的人,已经把原先2000元一吨的泥料,抬到了3万元以上。徐秀棠强调,紫砂壶泥只是制作紫砂壶器的基本原材料,与田黄石、鸡血石不同。它的价值体现在是谁做的,具有多高的艺术性,像顾景舟的一把壶拍到了1232万元,它和市场上卖十几元的壶完全可能是一样的泥制作的,用材料来评定紫砂壶作品的高下是荒唐的。

  四、中国历代茶具展在上海宝山举行

  2010年10月19日,中国历代茶具展在上海市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开幕。中国历代茶具陈列展以收藏、研究、交流为主题,展示中国历代茶具,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中国历代瓷器茶具,涵盖各个时期瓷器茶具的发展样貌和时代特点;第二类为中国历代紫砂壶茶具展,记录了近千年来紫砂壶茶具的发展脉络,较完整地呈现了宜兴紫砂壶壶的历史全貌。第三类为金、银、铜、铁、琉璃等民国以前其他材质的历史茶壶。中国历代茶具展是近年来我国首次举行的、以全面展示茶具的丰富多样性和快速发展的市场变化。

  五、无尽缘起——中国茶界跨界营销举行

  2010年11月1日,一场主题为“无尽缘起——中国未来茶道之最高境界”的跨界活动,在北京798艺术区完美闭幕。12位来自各个领域的艺术家,以陶瓷、音乐、服装、工业设计、雕塑、建筑等作为载体,将东方艺术的灵魂注入其间,共同演绎出古老茶文化的至美意境。这12位大师每人设计一套作品,将茶具与茶通过创意完美地演绎在一起。本次活动的发起人及承办方是致力于中国陶瓷茶具开发的恒福茶业董事长——徐结根先生。多年来,恒福茶业公司始终坚持品质、创新、文化的企业发展理念,将茶具与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中国茶具行业的领跑者。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