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七旬老茶人泡出“三道茶”
发布时间 2011-01-11 浏览 49690 次
与景谷大白毫组合、有长叶白毫与短节白毫组合,甚至有大叶种与小叶种组合等多种组合种植,均分别有一个平面及一个斜面作为采摘面;少数台地上,也种植常规的单行、平面修剪茶树。肖时英解释:“一个茶园中既有双行种植、立体修剪,又有单行种植、平面修剪的茶树,目的就是进行产量等各方面的比较研究。”

  第二道 生态绿色“茶”

  肖时英与老伴张木兰都是中国普洱茶研究院的工作人员,退休后,两位老人拿出存款又借了一些钱,租地开建时木茶厂和“立体生态茶园”。老伴去世后,肖时英忍受着沉重的悲痛,依然在茶园里忙碌。

  云南大约有300多万亩茶园,但产量一直上不去,有时候就算茶叶丰产,但茶农也未必能丰收。追根溯源,就是由于种植品种单一,茶树集中发芽,许多茶农根本采摘不过来,最后许多嫩芽都长成了老叶了。“我们首创多品种组合双行种植,很好地就错开春茶发芽高峰期。” 肖时英解释到,“例如,长叶白毫与短节白毫组合种植,因为前者是早芽种,后者是迟芽种,两种茶树的发芽会相隔15天左右;另外,不同茶种可以优势互补,能增强对病虫害的抵御能力;可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地利用率,发挥抗旱防寒作用等。多品种组合双行种植,再进行系统修剪,形成立体的两个采集面,采集面增加了一倍,茶叶产量也相应的增加了一倍。经过比较,平面树形亩产量为184.4公斤,而立体树形产量则达到了374.1公斤。”

  茶园里种一些其它树种,既可以改善茶园环境,还可以提供木材;养鸡不仅能增加茶农经济收入,还能有效防止茶树害虫,所以茶园里很少打药。

  第三道 增收致富“茶”

  “刚开始搞‘立体生态茶园’时,许多人并不看好,认为会失败,还有人说我是疯子。” 肖时英告诉记者,后来,有人看到“立体生态茶园”果然很好,于是前来请教,也开始对平面茶园进行改造。

  据介绍,2008年1月,“立体生态茶园”项目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立项,随后,在普洱市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对近5000亩茶园土地开展了开垦方法试验、多品种组合种植等试验。

  去年10月,按照相关规定,受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委托,普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邀请了相关专家,对“立体生态茶园”项目进行目标考核,并顺利通过。

  “搞这些,并不是为了赚钱,我希望能够通过努力,让茶农实现增收。” 肖时英如是说。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