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小语
发布时间 2011-02-09 浏览 57138 次
。身体的健康也随之不断地在提高。

3、少是多的对立反应面。世俗习惯都喜欢多而弃少。少对于心灵来说是清静、轻松的标准,心中杂念少,欲望少;物质财富少,财富少则精神负担小,少则增加人心的空虚条件,反而能使精气充足,精力旺盛,身体健康,阳性之物减少,阴性之道气增多。阳性的清静少,阴性的物欲浊气即增多。“少则得”,是互为转变的条件。少也包含着道的含义,心灵欲望少空虚增多,而得到内气的补足,反而得到回报。少是省之又省的重德之含义,不争上,不贪多,使众人尊敬而反馈的更多。少的应用范围很广,不局限于某些物质或东西的互为交换意义之上,从人的心灵变化来悟少的妙处更为有意义。

4、养身者认为物质欲的增多心理负担也随着增多。担心和恐惧失去东西的心念也增多了。欲多反而是乱心的前兆,多是物质信息残留的积累过程,时间久了给人的身心带来阻滞。病也是与欲多有关系而引起的结果。“多则惑”,指外物的信息和积累多了不能从心中化解掉,而逐渐积累着物的残留信息,最终使人的身心在“多”的包袱中爬不起来。“多”给人带来的是烦恼不是清静,增加了心中的欲浊,使身心不得安宁。多,是患的隐藏因素。站在养身的角度上认识“多”这个概念,与世俗之人理解多的含义不是一样的,多对净心的过程是不利的因素。阳性的和阴性的多是有着决然不同的两种含义,阳性者的物质追求信息越多越好,而养身者追求精气越多越好。外物欲多则使人迷惑损耗精气。外物欲省者,内在精气神强度必然增大。

5、圣人抱着道的本源不放,去欲,守朴,去高上,守低下,去弊病,守新成。总的来说,守住谦虚、空虚、清静的一面,虽然生活混同在世俗之中,但心常常守住的则是道,而不是世俗的潮流。“抱一为天下式”,是将道的观念用在万事万物之中,用道的信念看待所有事情、对待所有事情,是将一颗“道心”化在万事万物之中去。

0281-11216t.jpg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