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园墙坍塌6米 坍塌墙体系光绪时期老墙
发布时间 2011-02-14 浏览 50155 次
墙体是光绪时期的老墙,未经过修缮。对于坍塌的原因,这位负责人分析,该墙体为虎皮石掺灰泥砌成,本身强度低,且经过多年雨水冲刷、渗入、冻涨,导致墙体内部空鼓,结构疏松。除此之外,该部分墙体位于马路边,又没有绿化缓冲带,受过往车辆震动的影响较大。

  这位负责人说,颐和园基建队已安排12名工作人员对坍塌墙体开展封闭性应急抢修,预计2月底完工。

  ■相关新闻

  市属公园外墙查出35处隐患

  北海、颐和园、天坛隐患较多

  (记者 林文龙)昨日,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一位负责人表示,市属11家公园通过对各自的外围大墙综合调查,目前发现隐患35处,其中,北海、颐和园、天坛的隐患较多。

  北海公园东墙去年坍塌

  据介绍,颐和园东北角6米园墙坍塌,是近期发生的第二起皇家古典园林大墙坍塌事件。

  “上一次是去年11月8日,北海公园东墙坍塌。”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一位负责人称,目前,市属11家公园外围大墙交界处,由于历史原因,有很多单位及居民区,他们靠墙建房搭屋的情况非常严重。其中,大部分是违章建筑,没有排水管道、下水道等城市基础设施。居民常年往大墙泼脏水,对墙体造成了腐蚀和损害,这也是北海公园东墙局部倒塌的主要原因。

  市属11家公园自查外墙

  这位负责人说,北海东墙坍塌后,市属11家公园就开始对自己的外围大墙进行综合检查,范围包括公园与临界范围内的所有地段,从文物保护、古建安全,周围临界单位、居民住宅的安全,还有防火等,进行综合全面的检查。“目前发现隐患35处,北海、颐和园、天坛的隐患较多。”

  这位负责人表示,如果出现比较重大的安全隐患问题,公园自己能解决的,要采取加固、支撑等临时措施,待天气暖和后,再进行修缮。“因为外围大墙也属于文物古建,而传统工艺禁止在冬季施工。”对于公园自己不能解决的,将与属地政府和友邻单位协调,尽早解决这个问题。

  ■ 链接

  颐和园园墙曾多次修缮

  据介绍,颐和园外围园墙为黄褐色虎皮石砌筑,长约7.9公里。北面园墙建于清乾隆时,东、南、西三面园墙建于光绪十七年(1891年)。

  由于园墙为土石垒造,经常坍塌,新中国成立以来,颐和园多次对园墙进行修缮。其中,1950年修复倒塌大墙75丈;1956年大规模整修园墙;1981年重建西南园墙;1992年修缮东堤南段沿线围墙1152米。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