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随着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各地的老街纷纷被划入旧城改造的范畴,三坊七巷也不能幸免。所幸在各方的努力下,它最终被抢救保护了下来。有关方面先后通过《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福州市三坊七巷文物保护规划》、《福州市三坊七巷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等对其实施保护。2010年7月,有关方面委托清华大学主持制定《福州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规划及近期实施方案》。在经过相关专家对《方案》的论证后,2010年底,福州市正式对外宣布福州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三坊七巷将启动中国首座社区博物馆的建设。
追求“中国特色”
张杰表示,《福州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规划及近期实施方案》是他见到的国内关于社区博物馆的第一份规划文件,三坊七巷如果能做成中国第一个完整概念上的社区博物馆,其意义将会非常重大,希望它能成为社区博物馆的样板。
社区博物馆突破了传统博物馆“建筑+收藏+专家+观众”的组织模式,以“地域+传统+记忆+居民”的模式重新组织保护与展示,做到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结合。一般来说,社区博物馆建设基本具备几个要素,从社区条件方面而言,具有古迹、建筑、聚落与居民的生活空间以及丰富的地方人文历史、典故与传说等,从具体操作方面来看,目前我国社区博物馆建设需要政府、专家与社区居民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据张杰介绍,在福州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建设中,当地政府通过不同方式鼓励社区居民的参与,居民的参与热情也很高。如今三坊七巷已成为城市名片,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在去年底召开的《方案》研讨会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利肉燕传承人陈君凡说,同利肉燕之前一直在三坊七巷南面的澳门路经营。三坊七巷进行文物保护整治之后,同利肉燕迁入了环境更好的南后街店铺,很多外地人、尤其是台湾朋友慕名而来,这对老字号、传统工艺的传承很有意义。
张杰表示,希望通过三坊七巷的实践将社区博物馆的工作陆续展开。他同时指出,在社区博物馆建设中,平衡博物馆建设、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当地旅游的问题值得注意,要避免建设过程中出现因过度开发而造成破坏文化遗产的现象。他说,中国的国情与其他国家、地区不一样,每个社区也不完全一样,要走自己的路,有中国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