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进入全民免费时代
发布时间 2011-02-22 浏览 50269 次
睡觉,工作人员因为不断重复“不要用闪光灯”而变得精疲力竭,展厅里人头攒动,甚至出现了一个通往卫生间的队伍。

  中国美术馆方面也已经超负荷运转,美术馆各部门都在向范迪安报告:春节期间水也超了、电也超了、物业公司管理费也超了,美术馆门口一度人流量过大,公安消防部门都出警了。

  实际上,这只是一次“预演”而已。据范迪安介绍,为响应文化部与财政部近日联合下发的《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中国美术馆预计在今年上半年取消门票,向所有公众免费开放。

  “中国美术馆的年观众量现在在90-100万之间,免费开放后,观众量会剧增,初步估计在160万人以上,但美术馆现在的面积比较小。有人担心美术馆会成为北京的另一个候车大厅。”范迪安说,美术馆的参观环境非常重要,现在展厅里经常有喧哗、拍照、触摸展品等情况。“有朋友问,免费开放。美术馆准备好了吗,我也要说一句,观众准备好了吗?”

  根据文化部相关规定,2011年底前,国家级、省级美术馆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如办证费、验证费、自习室使用费、存包费等全部取消。到2012年底,全国各级美术馆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这是继2008年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后,公共文化机构又一次大规模、持久性地向公众提供免费服务。

  “免费开放工作不是简单的‘免费’两字,而是以‘免费’为契机,全面提升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江苏省文化厅厅长章建华说。据他介绍,“十一五”期间,江苏省先后新建了南京图书馆、江苏省美术馆和南京博物院二期工程,总投资15亿元,新增面积15万平方米。但调查结果显示,这些高投入的文化设施和场所每天参观的人数并不多,少则几十人,多的时候也就几百人。每年收取的90万元门票费把大量观众挡在门外。2008年初,江苏省三大馆实行免费开放,参观人数迅速猛增,达到十万人,是开放之前的10倍。

  美术馆、图书馆等免费开放让更多群众共享了文化成果,然而,问题也随之涌现。据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司长于群介绍,随着各地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工作的开展,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在基础设施、服务内容、管理运行等方面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考验:一是供需矛盾突出,免费开放后,广大群众的需求与公共文化单位保障能力矛盾更加突出;二是运行成本提高;三是管理难度加大;四是政策配套不齐。

  此外,观众观展的不文明行为也在网上被一一列举。2008年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时,就有人总结了出现在博物馆里的各种奇观:有人跑到博物馆里蹭空调,厕所的手纸被整卷扯走,甚至还有人在大厅里择菜。

  “免费开放制度对美术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在展品维护,观众安全保障、设备设施完善、美术馆功能完善等方面。”浙江美术馆馆长马锋辉说。“我们自2009年8月开馆后就一直实行免费开放,会比其他刚实施免费开放的美术馆要从容一些。”2010年11月,“东西冠中——吴冠中艺术回顾展”在浙江美术馆举行,这是浙江美术馆自开馆以来第一次实行“限流”措施。为缓解观众排队等待时的焦虑情绪,工作人员制作了精美的纪念票,同时在大厅里循环播放吴冠中的纪录片。

  “我们希望每一个观众在美术馆都能找到各自体验艺术的平台。”马锋辉说。有人担心,免费开放会不会让来这里乘凉、休息的人影响美术馆氛围,“不能鉴定这个人是不是来看展览的。但我们可以在每一个空间、每一个墙面,都让他感受到艺术的熏陶,不管他到这里来是乘凉还是休息,都让他感受到艺术的氛围,美术馆的功能也就达到了。”

  另据财政部介绍,今年中央财政将安排18亿元专项经费支持“三馆”免费开放工作,并将重点支持这些公共文化机构的项目经费而非人员、公用开支等基本经费,鼓励美术馆、图书馆加强内容方面的建设,提高展览质量。

  “美术馆免费开放需要足够大的公共空间和充沛的财力支持,这道文化大餐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来打造。”范迪安说。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