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点,武汉美术馆内已是座无虚席,甚至3层楼的旋转楼梯上都扒满了“虎视眈眈”的画迷。一位抢得第一排黄金位置的观众从怀中掏出一望远镜,全程“放大”现场。记者上前了解,原是武汉美协副秘书长易向前,“现场看冷老师作画,机会难得啊,怎能不看得仔细些?”
两位大腕调色洗笔,好戏上演。只见郭润文三下五除二勾勒出模特轮廓,再来慢笔添色,引来唏嘘赞叹;而冷军深灰色块“随意”涂抹,一个小时过去都看不出一二,令人迷惑……谜底慢慢揭晓:原来虽是同样的背景、同样的模特,但郭润文绘的是人物肖像,而冷军画的是现场场景。冷军调侃自己:“我俩是20多年的老友,同画16年,一贯是他画模特,我画场景。原因是画模特太难,我就擅长混,好在混得还可以。”
15时许,郭润文创作进入尾声,细笔描抹勾勒细节;而冷军创作正酣,竟邀本报记者担当模特,“入画”围观,不出一刻钟,记者无鼻无眼竟也形似神似,让人心中暗自称奇。
17时表演结束,人物、场景跃然画布,活灵活现。奋战8小时的冷军丝毫不觉疲态,一句“各位辛苦了”获得掌声,而习惯独处创作的郭润文“压力很大,怕大家失望”换来雷鸣般喝彩。是武汉美协副秘书长易向前,“现场看冷老师作画,机会难得啊,怎能不看得仔细些?”
两位大腕调色洗笔,好戏上演。只见郭润文三下五除二勾勒出模特轮廓,再来慢笔添色,引来唏嘘赞叹;而冷军深灰色块“随意”涂抹,一个小时过去都看不出一二,令人迷惑……谜底慢慢揭晓:原来虽是同样的背景、同样的模特,但郭润文绘的是人物肖像,而冷军画的是现场场景。冷军调侃自己:“我俩是20多年的老友,同画16年,一贯是他画模特,我画场景。原因是画模特太难,我就擅长混,好在混得还可以。”
15时许,郭润文创作进入尾声,细笔描抹勾勒细节;而冷军创作正酣,竟邀本报记者担当模特,“入画”围观,不出一刻钟,记者无鼻无眼竟也形似神似,让人心中暗自称奇。
17时表演结束,人物、场景跃然画布,活灵活现。奋战8小时的冷军丝毫不觉疲态,一句“各位辛苦了”获得掌声,而习惯独处创作的郭润文“压力很大,怕大家失望”换来雷鸣般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