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关注:藏家巨资买画只是印刷品
发布时间 2011-04-20 浏览 56994 次
需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样的规定,就给了一些不法拍卖行以可乘之机,拍卖乱象由此而生。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拍卖企业已经超过了五千家,鱼龙混杂的局面也损害了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如何取得投资人的信任?有家拍卖公司开始了自己的尝试,他们对外的广告就是保真拍卖,这样的做法,能否为假货泛滥找到一条可行的解决办法?

  主持人:来自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发布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年度研究报告》显示,2010年艺术品拍卖市场全年的成交总额达573亿元,较2009年增幅超过150%,但是在这个数字的背后,有多少交易是货真价实的正品交易呢?收藏界又一个行话叫“打眼”,说的就是哪怕是收藏大家也有买到假货的时候,可见收藏界存在赝品由来已久并且让人无可奈何。不久前,有家拍卖公司打出了这样的广告:保真拍卖,这样的尝试是否成功?能否为杜绝赝品找到一剂良药呢?

  徐显峰是北京亚洲宏大拍卖公司的总经理,有着十多年拍卖行业从业经历的他在业内掀起了一阵波澜,在大多数拍卖品都推出免责申明的时候,它却打出了保真拍卖的招牌。

  徐显峰 北京亚洲宏大拍卖公司总经理

  徐显峰:以画家的鉴定结果为最终的结果,不管画家承不承认,只要是他说了我们就以他为准。

  徐显峰说,由于以画家本人的鉴定结果为准,能保真的只能限于当代在世的画家作品。现在他的保真拍卖会已经举行了11场,但累积成交额还不如其他同规模公司的一场的成交额。

  徐显峰:拍品的数量和拍品额的高度肯定都受影响,拍品大额的基本上都已经去世了,齐白石张大千什么的,这个没法做保证,我们只能是以当代,所以每次只做一个专题,做一百多件。

  徐显峰表示自己不惜以牺牲直接的经济收益来进行尝试,但记者发现,这种以画家本人为唯一鉴定标准的做法在业内一直存在着争议。

  王凤海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副秘书长

  王凤海:有一些画家出于政治的目的,不愿意承认自己曾经做过的作品是真的,但是事实是他的,有一些作家出于艺术的因素,不愿意承认当时自己水平不是很高的时候作品是他的,

  有的出于个人的品质的问题不愿意承认。

  徐显峰 北京亚洲宏大拍卖公司总经理

  徐显峰:这肯定存在这种问题,但是没办法,不承认我们就当假的处理,只能这样。

  记者:那找不到其它更好的办法?

  徐总:没有,至少我们觉得没有,

  在宏大公司的保真承诺中记者也发现,如果买受人能够找到画家本人,证明自己买到的是赝品,公司将无条件退货,但是买家的这个权力只有短短十天时间。

  徐显峰:但是如果说有这种情况,有的买受人提前给我说一下,我和委托人再商量一下,这个结款再推一点,可能要推20天,甚至一个月,这个带有一个伸缩性。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找到权威的专家或画家本人来证明拍品的真伪,这对普通人来说并不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徐显峰也很无奈,毕竟现在拍卖市场竞争激烈,最稀缺的就是好拍品,所以拍卖公司都会想法设法争相吸引委托人,而付款周期的长短也成为重要的竞争手段。

  徐显峰:因为我毕竟是一手托两家,它不是我的货,它是我受委托于别人的,既然是都在做生意嘛,压钱还是不是一件很明智的举动。

  主持人:归根到底,关于艺术品真伪问题的难点就在一个鉴定上,为了规范这个行业,2005年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推出了艺术品鉴定师和评估师等职业,但是专业资质似乎并不被业界看重,和中国传统的中医一样,经验才是这个行业的王道。究竟谁能为艺术品真伪负责?如何走出鉴定难的怪圈?让我们再来听一听各方意见。

  早在2006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为规范艺术品行业管理和从业人员等级标准,就设立了艺术品鉴定师和艺术品评估师两个职业,社会上也随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培训班,那么通过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的那些人,是否能够立即成为合格的艺术品鉴定师或评估师呢?

  张忠义 中国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

  张忠义:它这个考虑鉴于什么呢?就是为了社会上这种鉴定人才的缺乏,因为中国文物艺术品短短这么时间,没有各方面人才都缺乏。

  张忠义,中国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长年从事艺术品收藏和鉴定工作,应邀担任艺术品鉴定师和艺术品评估师的培训教师。虽然对这一职业培训的初衷持肯定态度,但他对客观结果并不乐观。

  张忠义:集中一个星期以后,就是这种短期的、快速的培训,想让这个学员就能够名副其实地成为艺术品鉴定师,艺术品评估师,这个可能性不存在。

  而在拍卖企业采访时,记者也发现,这两个国家认定的职业资质在业内的认同度也并不高。

  刘尚勇 北京荣宝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尚勇:这种所谓的鉴定也好,评估也好,它是一种经验积累的过程。那么就是它的从业经历是我们最看中的,在实践当中,那个鉴定师还不如上过中学,在库房里干过十年的人可能经验还更加可靠。

  既然艺术品鉴定师,评估师得不到认同,作者自己的意见也不能作为鉴定的唯一标准,那么还有哪些专家或者机构的意见会让人信服呢?在调查中,记者了解到,我国当前最权威的鉴定专家组是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里面聚集了全国最著名的各个门类的文物艺术品专家,那么这个专家团队是否可以协助拍卖行或者竞买人来鉴定拍品的真伪呢?

  张建新 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副司长

  张建新:这个委员会的,它主要的任务是为我们现有的国有博物馆来进行这种服务,当然很多要提供一些司法方面的服务,目前来讲,文物专家委员会应该是我们国内水平最高的,我们甚至是在相关的管理规定上,还是不要求,或者是禁止这些专家去参与有偿的商业性的鉴定的活动。

  一方面拍卖市场空前火爆,一方面最权威的鉴定机构无法为商业性活动服务,这似乎成为一种悖论。张忠义认为,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组建为市场服务的权威鉴定机构。

  张忠义:有意识地,有步骤地要建立国家认可的,不只是一个,你可以分级,比如国家,然后还有省市一级的,这种文物鉴定机构,不至于在琉璃厂大街上随便一个店,进去就给人家交钱就开证。

  但是张忠义的看法,也遭到了很多业内人士的反驳,反对方强调,艺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其真伪鉴定往往来自于个人主观判断,因此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难题,再权威的专家也会有走眼的时候,有时还会出现权威专家之间意见不统一的情况。

  王凤海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副秘书长

  王凤海:我们国家当时就是南谢北徐,南面就是谢之柳,上海,北京就是徐邦达,并且谢之柳是当时国家专家组的组长,徐邦达是组员,一块去看东西,在张大千的画上两人分歧就很大。

  王凤海,中国拍卖行业副秘书长,他坚持主张,既然艺术品的真伪难以确定,那么作为中介机构的拍卖行就不应该承担赝品的责任。

  萧玉田:专家目鉴,文献佐证、仪器辨伪都做不到百分之百的准确,让拍卖行保真显然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不符合世界各国,包括我们国家立法的公平正义原则。

  萧玉田 中国工笔学会副会长

  萧玉田:中介机构你就是说一手托两家,你既对委托人负责,你也要对买受人负责,特别是天价的东西,你卖出个假货,你卖出千万、百万,甚至过亿,然后你再不负任何责任,这是在任何社会都是不能被允许的。

  萧玉田,人大代表,曾在两会期间提交修改拍卖法的建议。在他看来,法规的不完善,让原本困难重重地艺术品鉴定,滋生了很多造假售假的灰色地带。

  萧玉田:就是因为61条中的那句话,就是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这句话,实际上就等于是给拍卖艺术赝品的人开了绿灯。

  张忠义告诉记者,在艺术品鉴定的管理上,除了法规的完善,国际上还有很多做法值得借鉴。

  张忠义:如果一旦你发现了这个,你这个单位出售假的,行业协会就给你出名了,就取消你(从业)资格了。

  王凤海:我们协会毕竟是一个自律团体,我们只是建议,我们还没有做出一个行政处罚的权利。

  因为没有强有力的执行手段,对于已经被公众获知的一些违规案件,最终几乎都是不了了之。比如前不久媒体曝光的,收费就给赝品开假鉴定证书的事件,协会最终只能给予当事的金坤国际拍卖公司通报批评。

  张忠义:像这种主管的行业协会,应该赋予它更多的职能,更强的执行力度。

  张忠义指出,相对来说,国外一些大型拍卖行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诚信体系,也很值得国内企业加以借鉴。他告诉了记者一个在国际指明拍卖行,苏富比成功退货的案例。

  张忠义:中国四把黄花梨的椅子,卖家卖完了,找我们这方面的专家一鉴定说这不对,给出了证明,他们一看这个问题确实,他们仔细再一推敲,也认为是有问题,怎么办呢?他负责把这个钱都退了,退了还不说,然后负责征集定价的这个公司的主管专业人员,你或者你辞职,或者你离职,因为你给公司造成巨大损失。

  那么苏富比这样的国际知名拍卖行,他们是在对待赝品方面倒底有些什么规定呢?

  在佳士得买家须知上有这样的规定:佳士得保证在拍卖日起的五年期间,任何以大楷标题形容作者和出处的拍卖品为真实的。买家必须在购买五年之内,东南亚现代及当代艺术和中国书画拍卖品要在12个月内,提供两位佳士得和买方都可以接受的专家的书面意见,可以退还购买款项。苏富比的买家须知与佳士得类似,即在五年内,如果苏富比所出售的拍品被发现是赝品,根据一定的条款,苏富比将取消该交易,并退还购买款项。

  张忠义:有疑问以后,经过它拍卖公司认可的几位专家鉴定,认为这个东西不对,是赝品,那么它负责给你退款,负责向卖家追索,它不能追索的时候,它不能追索的时候,它自己的拍卖公司要承担这个责任,拿出钱进行赔付。

  萧玉田认为,对于拍卖市场上出现的赝品,完善相应的追则机制也确实有效。。

  萧玉田:不管是委托人、拍卖人,卖假货都是不被法律允许的,可以由委托方提供书面意见,一个是说明这个送拍拍品的来源,另外对它的真伪做出一个承诺。那么百万元以上的贵重拍品,就需要由拍卖行委托有资质的鉴定机构去做鉴定。治乱必用重典,法律的规定一定要严谨。

  主持人:来自法国的专业网站“艺术价格网”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额达31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33%,成为世界第一。而来自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近日发布的中国拍卖业蓝皮书显示,2010年,中国拍卖行业年成交总额首次突破5000亿元大关,较2009年增长了41.55%,持续了2009年自金融危机后行业经营逐渐回升和增长的态势。俗话说“乱世藏金、盛世藏宝”。艺术品投资热显示我们现在赶上了一个投资收藏的好年代。但是在行业内一连串不断飙升的交易数字和投诉数字的背后,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如果赝品泛滥,将对中国的艺术品投资将会形成致命的打击。目前无论是针对委托者、竞拍人还是鉴定人,相关法律责任都不够明晰,导致投资人最终承担了风险。我们希望能够建立健全拍卖法规,让各方信息透明化,即使鉴定过程中出现不同意见,拍卖行也应该将争议如实公布。只有行业自律并完善相关法规才能够让这个行业健康平稳地发展。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感谢您的收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