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福礼修缮故宫倦勤斋 破解两百年前的技术秘密
发布时间 2011-04-21 浏览 50162 次
临去北京前,精心准备了四种规格的竹丝。不过到倦勤斋一看,却发现有七八种规格之多。据何福礼介绍,200多年前的竹丝其实是颜色各异的,有黑色、棕色、红色、金黄色等。对于其中的黑色,大家还颇有争论。有专家说是乌木丝,但何福礼却认为是竹丝,“乌木丝很脆、容易断,做不出7毫米的宽度。”何福礼决定将两者进行对比试验,最终令专家同意其意见。

  再说将薄如蝉翼的竹簧雕刻成当时的图案再粘贴复原,就必须用到竹簧雕刻和竹丝镶嵌的手艺。何福礼说,这些传统手艺从选材开始就处处有讲究。“所用的竹子必须是3-5年的、朝南、冬天的竹子,而且必须长在黄土上。”然后再将竹簧软化至柔软如纸,并能像布一样在起伏不定凹凸不平的木雕图案上进行镶贴。

  历经三年,何福礼用濒临失传的“竹丝镶嵌”和“竹簧雕刻”技艺,将倦勤斋修复一新。

  电饭锅和热毛巾齐上阵

  在经过6次修缮倦勤斋后,2009年,何福礼又接到邀请,对乾隆花园内的乾隆宝座、屏风进行修缮。因为破损程度严重,修复起来难度比倦勤斋还大。

  何福礼说,当时宝座和屏风上的竹丝一触即落,其中底座上的莲花瓣图案大面积起翘。但是,作为修缮工作的第一步,必须要清洗,之前修缮倦勤斋时采用的清水清洗在宝座上根本行不通,因为“清水一洗,竹丝和竹簧都掉了下来。”

  没想到,一次早上煮稀饭意外地给何福礼灵感:先用电饭锅对专用胶水进行加热稀释,再用稀释后的胶水进行清洗。果然,宝座不仅露出了庐山真面目,保留了原先的色彩,连轻触即落的竹丝和竹簧也得到了有效固定。

  麻烦事还不止这一桩。对宝座进行干燥时,又遇到了困难。由于宝座上原先的竹簧一碰就破,用高温热风干燥会加速掉落,因此就不能使用之前使用过的电吹风。

  这时,又是意外事件帮了忙。那会,到北京后,何福礼受凉得了重感冒。为了能如期完成工程,他坚持带病工作,实在难受了就用热毛巾敷一下。能不能用热毛巾敷呢?何福礼决定试一把。他将热毛巾敷在宝座维修加固好的部位上,发现不仅能较快地使胶水干燥,而且效果也不错。竹丝的色泽更显亮丽,也保证了其牢固程度。

  这种种“创举”让何福礼有了一种与200多年前传统竹编工艺的对接,他决定将故宫的御用竹编修缮者当到底,“4月底我还会去故宫,做另一处的修缮工作,”说这话时,何福礼流露的是自豪。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