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条件的改善给全村带来了可喜的变化。目前,该村已新购各种类型的运输车辆26台,公交车也开进了村子,不少农民每天乘坐公交车进城务工。村民杨学梅在县城工业园区奇来富电子厂务工,现在她每天下班后乘公交车回家采摘茶叶,每天仅此一项就增加收入100多元。
基础设施改善了,产业也随之发展起来。阳坡村在推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把增加农民的收入放在首位。他们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地域优势,对中猪养殖进行了科学的规划。通过招商引资,该村建立了年出栏达3000头左右的中猪养殖基地。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村民们养殖生猪的热情高涨,该村已培育出年出栏生猪30头以上的养殖户23户、年出栏生猪10头以上的养殖户50多户,全村人均年出栏生猪3头以上。该村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注重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引导农户大力实践“猪—沼—果”的生态循环发展模式。该村以沼气建设为纽带,将生猪、果业生产结合起来,猪粪入池发酵,沼气点灯做饭,沼肥用于果园,果园套种蔬菜或饲料作物,满足生猪的饲料要求。据统计,该村还兴办茶园400多亩、果园300余亩。目前,该村基本形成以生猪养殖、务工收入为主导,以茶叶、林果为辅助的产业链条。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3200多元。去年,阳坡村四组农民金朝桂养殖中猪增收近3万元。按照目前的行情,今年,她家靠养殖中猪可增收4万元。
老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精神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
阳坡村是建始丝弦锣鼓、唢呐发源地,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几年前,该村组织张强志等30多位农民以身边真实故事为原型,自编、自导、自演节目,宣传国家惠农政策、婚育新风和党的知识,受到群众欢迎,他们每年要为村民们免费演出数十场。该村组织表演的大型吹打乐《土苗鼓韵》还获得建始县第五届黄四姐文化节金奖。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摄制组,还曾专程到该村实地拍摄,彰显了该村民间文化的独特魅力。据该村党支部书记张华介绍,该村近几年来未发生一起刑事案件,村民们自觉拒绝“黄赌毒”和封建迷信,倡导文明新风。(向阳 黄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