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到目前为止,珍藏在台湾的文物却鲜少在大陆展出。究竟是什么原因阻碍了台湾的文物来大陆展出的步伐呢?
此前曾有人呼吁,此次《富春山居图》到台湾展出后,也能到大陆再做一次合璧展览。但是台北故宫博物院却对文物到大陆展览提出两个条件,一是坚持要使用所谓“国立故宫博物院”的名称,二是希望大陆订立文物的“司法免扣押条款”。
台北故宫对名称的坚持,主要是担心被绿营借机炒作,变成政治操作议题。其实,两岸间“一物两名”或“一事两称”的情况并不鲜见,如何称谓台北故宫,只要发挥智慧,应该不难解决。而目前相对比较难解决的是文物的“司法免扣押条款”。
所谓文物“司法免扣押”,主要是保障拥有争议文物的博物馆,在相关文物赴外展出时,不会受到司法追诉或扣押,确保外借文物“有借有还”。台北故宫的70多万件文物,绝大部分是从大陆运去的,但大陆至今未制定“司法免扣押条款”,台湾方面担心文物登陆展出,可能遭扣押。
近年来,许多国家都制定“司法免扣押”条款,确保文化交流无阻。但一旦制订这类条款,可能将丧失讨回曾被掠夺或偷盗出境文物的权力。对此,有学者提议,两岸应透过海协会、海基会签署“两岸文化合作协议”,在协议中落实两岸间的文物“司法免扣押”。(据央视《中国新闻》报道)
【焦点背景】 《富春山居图》合璧历程
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台湾记者关于两岸关系的提问时提到了《富春山居图》:“不要因为50年的政治而丢掉5000年的文化。……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
次日,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表示,台北故宫将举办黄公望特展,希望和浙江省博物馆合作展出《富春山居图》。
2010年6月,浙江省省长吕祖善访问台湾,表达愿意将浙江省博物馆收藏的“剩山图”先送到台湾合璧展出。此举得到了台北故宫博物院有关方面的积极回应。
2011年1月,浙江省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在富阳市签署了“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备忘录。
2011年5月11日至18日,浙江省博物馆将“剩山图”交接给中国文物交流中心,该中心将在北京与台湾方面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