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5时,听鹂馆中午营业时间已结束,服务员们正在擦洗屏风、整理桌椅。听鹂馆饭庄资料显示,该饭店占地5626余平方米,共有寿膳厅、福寿厅等10个餐厅和古建戏台。此外,听鹂馆在颐和园的另一处分店位于北如意门,也是一处古建筑。
听鹂馆工作人员介绍,饭庄不提供点菜服务,而是固定套菜,晚宴下午5点开始,每桌5000元。饭庄派专人在公园门口迎宾,就餐顾客可不用购买门票。
据介绍,听鹂馆目前面向大众开放,隶属于颐和园进行企业式经营。
颐和园管理处的有关人士表示,从历史沿革来说,听鹂馆本来就是用膳的地方,原是乾隆皇帝为其母做寿所建,此后慈禧太后在这里宴请外国使臣。如今,并没有改变古建的用途。
该人士称,从保护古建这一块,颐和园遵循两点,不改变古建的历史沿革,把原有历史痕迹和历史技艺都传承下来。
专家观点:合理利用有助实现古建价值
北京古建筑研究所所长韩扬认为,对古建的利用,也是古建价值的一种实现方式。但对于利用不合理的,应该予以纠正。
他表示,一些文物保护单位的合理使用,是可以的,例如展览馆、博物馆等。当然,利用的底线是不能对古建本身造成伤害或影响开放环境。
根据《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第十二条规定,禁止利用古建筑当旅店、食堂、招待所或职工宿舍。禁止在古建筑的主要殿屋进行生产、生活用火。但对于在古建里开设餐厅是否与此条例冲突,韩扬没有明确表态。
对于目前一些古建在开发经营时设置高租金门槛等问题,韩扬认为,由于国家、地方和直管单位在财政经费投入上的区别,不同文物单位所面临的情况也各不相同。
韩扬说,在经营性收费方面,有的采取的是收支两条线,收的入国库,国家按照预算拨款;还有的情况是国家不拨经费,只有有限的人头费,日常经费需要自筹,这就出现了利用古建场地经营的情况;也有的是国家限额拨经费。这些不同的对于文保单位的经费投入情况,造成了这些单位不同的经营模式。
韩扬认为,不排除部分经营确实是出于经费投入不足,需要自筹。有一些经营项目,确实在支持着其公益事业的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