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闪的红星》连环画创作原稿
发布时间 2011-06-18 浏览 53667 次
次荣获全国连环画创作奖和全国美展奖等多种奖项,部分作品还由外文出版社用11种译文刊印并对海内外发行,获得广泛好评。王纯信曾任黑龙江省美术馆馆长,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出版协会连环画艺委会理事、黑龙江省和纸艺术研究会会长、黑龙江省连环画研究会副会长、黑龙江省文史馆终身馆员,连环画画家。

查阅他的连环画作品:1957年他的第一本连环画册《秃尾巴老李》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同年又由辽宁画报社出版了《太尊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梦狼》。1958年,尽管有“反右斗争”的干扰,他的创作却始终没有间断,白天不能画则夜间画,他的连环画册《刺梁》由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次年该社又出版了他的《羚羊锁》,1960年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了《草原骑踪》(上册)。1960年创作完成《祖传秘方》并由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这部作品用笔简洁流畅,以凝炼灵动的笔墨,刻画细致真切,意蕴深远隽永。主要以线描为主,用线造型,形成自己鲜明的艺术风格。《祖传秘方》在1963年国家文化部和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连环画创作评奖中获得绘画三等奖,王纯信从此声名大振。1962年出版了《草原骑踪》(下册)之后,他一气呵成,仅1963年就出版了《李双双》、《接关系》、《不怕鬼的故事》,《槐树庄》等多册连环画,均由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1964年连环画《暴风骤雨》被选入《第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引起极大反响,受到专家和广大群众一致好评,并被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选入《连环画选页》原大印刷。文化大革命期间,艺术创作偃旗息鼓,随着单位的撤消,他成为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学员。1969年王纯信参加了黑龙江省庆安县农村整建党宣传队。1971年初调回当时的省革委会文教局创评办任创作员。同年冬天,接受报道天津优秀下乡知识青年张勇的任务,赴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深入生活,此后完成的《张勇的故事》连环画作,整版发表在《黑龙江日报》上;同时创作的一组关于张勇的组画,也分别发表在一些报刊上。1972年王纯信为创作《闪闪的红星》,跋山涉水、历尽艰辛,专程赶赴江西戈阳等地农村收集素材。他创作的《闪闪的红星》突破以往创作风格,利用墨线的疏密处理和局部的墨块设置变化,展现画面的物象和节奏感。正是这种多样变化而又和谐统一的连环画创作表现形式,形成了王纯信连环画艺术的独特风貌。

我们将这叠画稿与王纯信连环画《闪闪的红星》进行了比对,《闪闪的红星》根据李心田同名小说改编,由王佩家改编,王纯信、杨沙绘画,1973年由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连续印刷两版,印数达117万册,1974年入选《中国连环画展览》,同年被北京外文出版社以三十二开本十一种文字的单行本出版,向全世界发行;《人民画报》(中国画报)从1974年4月至11月,连续用八期长篇连载。这是该画报创刊以来唯一一次连环画长篇连载。全国的《人民中国》(日文版)《北方少年》《连环画报》等几十种刊物分别连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新华社当时曾发消息说:阿尔巴尼亚画报也刊载了该作品。该书还成了八一厂当年拍摄电影《闪闪的红星》的参考资料,这以后,我国的江西、天津、陕西等出版社分别出版了7个版本的连环画《闪闪的红星》的,影响都没有超越这本。

画稿与连环画《闪闪的红星》珍贵的出版画面比对,结果令人欣喜若狂,除了部分视点,配景略有改动外,连环画《闪闪的红星》与画稿惊人的吻合。搞文物研究的业内人士都明白这个道理,如果这摞画稿与正式出版的画面一摸一样,反而会令人生疑,猜测会不会是照着连环画描下来的。在正式印刷前,作品作些细节调整与原稿不甚吻合倒是正常的。比对几幅后,可以肯定这就是“闪闪的红星”连环画原稿。

生活中“闪闪红星”的激昂的歌声,影响着祖国一代一代的少年儿童,最先用连环画塑造出的潘冬子小英雄艺术形象,是电影故事和脍炙人口歌声的创作母体。谁会想到当时轰动全国的连环画《闪闪的红星》,因为岁月的流淌,他的创作原稿竟然尘封在废纸堆中,如果没有有心人的保护,也许已化成了纸奖。值得庆幸的是,随着连环画原稿重现天日,她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一定会被现在社会所接受和推崇。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