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中立《年终》还乡1:08年初,应香港苏富比邀约去国际俱乐部看精品预展,期间林佳如小姐拿一本打印的图稿向我推荐这件作品,虽然他们并没有带来这件作品,看图片感觉还是很适合我的收藏方向,就把这件作品记在了心上。”
“罗中立《年终》还乡2: 临拍卖前两天的时候苏富比的章锐小姐致电话问我是否前往。因通行证麻烦我心里不爽,再加上香港也没什么吸引我的地方,我继续不能前往。后在她的热情指引下,办理了电话委托竞投手续,并在其后的拍场以680万港币落锤价成功竞得此件作品。留个小伏笔:我们没就品相问题加以沟通。”
“罗中立《年终》还乡3: 拍后大概一月的时候,章锐小姐打来电话问付款之事。其时恰逢汶川地震灾难降临,电视中催泪弹一样的画面搞得我动不动就泪流满面,震后第三天实在抗不住开上凯燕拉上一车八宝粥方便面千里走单骑连夜到了重灾区青川。我跟她商量过完这段非常时期我亲赴香港验画付款,她也很能理解…”
“罗中立《年终》还乡4: 从四川回京后参与写实画派创作义卖的巨制很受感动,同时还通过保利捐赠油画一幅,从嘉德竞购赈灾义拍雕塑作品三件…然后如约到香港验画付款。到香港,看到这件作品,感觉尺幅巨大,蛮震撼的!但是细看之下发现画面右侧从上往下一排之字形的重复规则的折痕,其中还有些油彩脱落…”
“罗中立《年终》还乡5: 就画面状况我跟苏富比进行了沟通,要点为:如此贵重而年代久远的作品应该把画面品相在图录上公示吧?答,有品相报告,但不主动提供,要才给;明知我不能来看预展,而且是主动帮我电话竞投,总应该提醒一下画面状况吧?答:我们一般没此义务……”
“罗中立《年终》还乡6:在进一步的沟通中我委婉地提出了我的要求:能否跟委托人商量,画款上给一点点折让,我都没好意思具体提几个点。答:卖方法国人还嫌卖便宜了,不干!那你们可以佣金上给点优惠吧,毕竟你们收的佣金还是蛮高的?答:我们是美国上市公司,从来没这样的先例,财务不干……”
“罗中立《年终》还乡7:为了中国人的面子我自然选择了暂时不付款,后来章锐小姐代表苏富比给我电话,善意地告诉我,老外觉得卖便宜了,要撤拍。我答:要撤是他的自由,我还能强买不成?!再后来有一天,他们又突然变了脸,发律师函限我某日内必须付款,否则香港高等法院见……”
“罗中立《年终》还乡8:我当时很不理解,明明告诉我卖便宜了,不卖了,怎么又突然变成了这般……?我还是很风度的答复:我愿意配合走这个过程,既使付出代价我也心甘情愿,至少能给行内的各方提个醒,再办委托竞投一定要注意品相问题,拍卖公司应该主动提醒,买方也应该尽量到预展现场查验……”
“罗中立《年终》还乡9:我觉得一件事情当利益双方各执己见无法达成一致时,通过法院解决也不失为一种合理手段,尽管之前我还从未沾过法院的边,我还是很有风度地接受了他们的律师函,并按程序及时进行应对和跟进。这期间发生的一件事情却让我甚感意外,并开始从内心鄙视他们……”
“罗中立《年终》还乡10:一位台湾朋友告诉我,在香港明报上看到一篇文章《大陆藏家投罗中立名画走数》文中对我指名道姓,虽说不上是恶毒攻击,但至少是严重失实,有损我个人和整个大陆人民的形象!我只是跟他们有纠纷,解决中,怎么能用‘走数’这样的词句?!我暗下决心,一定要为大陆人民争回脸面……”
“罗中立《年终》还乡11:我清楚那篇文章是苏富比方面授意发表的,当他们再派两位代表到北京跟我见面的时候,我己经下定了把法律程序走下去的决心,我坦诚地又把整件事情前后跟对方理了一遍,章小姐在其中也表现出她的职业精神以及正直的品格,之前整个沟通过程中,她夹在我和她的上司之间也没少为难……”
“罗中立《年终》还乡12:我平生第一次上了法庭,而且是做为被告孤身一人未聘律师上了香港高等法院。我把跟苏富比最后一次回顾事情始末的沟通做了录音并整理成了文字,面对法官和书记官还有原告方的两位律师,开始了我的‘演讲’,中间对方律师几次示意法官打断我,嫌我用时太长,法官还是用心听完我讲……”
“罗中立《年终》还乡13:一番亢奋的讲演过后,我明显感觉到法官的天平在我这一端。在法官建议和主导下最后的结果是苏富比撤销告诉,当庭和解,我只按预估底价加佣结清画款,省了两百多万港币。其实我当初并没有如此高的要求,我要的只是尊重和体面!互相尊重、以礼相待是很重要的,《年终》体面还乡!!”
引发的争议:
三次上拍真假之辩
参考雅昌拍卖数据,罗中立《年终》共上拍过三次:香港佳士得2001年10月拍过一次,香港苏富比2008年4月、2009年4月各拍过一次。其中,唐炬2009年在苏富比所购买的一件和佳士得2001年的一件信息十分接近,均创作于1991年,尺寸分别为97.5×79cm和97.5×79cm。苏富比2008年所拍的一件,则创作于1981年,尺寸为186×121cm。至于谁真谁假,唐炬在微博中说,“听林明哲先生讲,当时这件原作完成后,被当地某博物馆的商店拿去寄卖,结果很快被一法国游客买走,遂找到罗先生,"说此画销路不错,能否再画两张",于是有了之二、之三,只不过尺寸略有变化,此说未经考证,权作一种猜想吧。坦白讲我不是很理解油画怎么可以重复多张…”。如照此解释,法国游客所购买的当是最早的一幅,应为1981年的那一幅,而不是1991年的这张了,因此,唐炬说“我那幅为原创”便失去了依据。
苏富比员工为大陆买家抱不平:
一疑为香港苏富比员工的博友@无为影色,回复唐炬说:“非常客观!当时公司还想让我出庭作证,我以怀孕为由婉拒了。其实我也很不忿。同场拍卖有件大陆客人送的作品被某东南亚藏家拍走,之后反悔,无理由不付款,公司不了了之,让我向藏家道歉,下次拍卖重拍。但是对大陆买家却非常不宽容。港人虽然盯着大陆人的腰包,却在骨子里不把咱当回事。”
其后,这位博友发文说,“世界各地都是店大欺客,但是横的怕不要命的。这是我从这件事中总结出来的。”
唐炬自己总结说,他“从苏富比电话竞得,但交割过程中他们的傲慢、出尔反尔、不讲道理令我生豪侠之气,独自一人到香港高等法院去迎接他们的挑战,全胜而归!”
大陆买家争夺话语权的导火线
香港苏富比,一如西方的名车、名表、名酒及各奢侈品牌,无不盯着中国买家的钱袋子,但是他们让中国有钱人买单、大赞中国购买力、内心大赚窃喜的同时,很可能并没有做到真正尊重内地买家。这其中可能有内地买家自身的问题、风俗及沟通的问题,但苏富比的傲慢也是不少内地人的共同感受。这个事件之所以引起业内人士在微博上的广泛关注,也许只是实质问题的冰山一角,也是大陆买家在国际上争取尊严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