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茶品质成制约我国茶叶出口的桎梏
发布时间 2011-07-08 浏览 50011 次
两美金多一点,而国内市场远不只这个价!”危赛明犹为感叹。

  以出口排名第一的肯尼亚来做为对比,危赛明分析了我国茶叶在出口市场上的软肋:2010年肯尼亚茶叶产量39.9万吨,但出口量却有44.1万吨,主要原因归结于肯尼亚除本国生产外,还从其他国家进口红茶再出口。同时,肯尼亚主要以CTC(红碎茶)为主要生产产品和出口产品,它同时也是立顿等国际大公司的生产、研发出口基地。茶叶出口如果依照国内茶叶市场的营销思路肯定会碰壁,国际市场对产品的品质稳定性、安全性、服务性、标准性等要求都很严格,进入门槛更高,所以中国茶企要更快地适应这种国际贸易的规则。本文转自:西湖龙井资讯平台

技术壁垒成制约因素

  此外,危赛明提到,茶叶进口国设置的技术壁垒、贸易壁垒以及高关税壁垒都影响和制约了中国茶叶的出口。“所谓技术壁垒,换个说法就是国内常讲的食品安全问题,但是与国内的食品安全又不完全一样,因为很多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国内都没有,检测值比国内严,国内没有这些检测设备,必须送到国外去检测。最典型的就是欧盟和日本,欧盟从2000年7月至今,每年都不断出台新的农残卫生标准,日本在2006年5月29日出台了肯定列表制度。这些技术壁垒极大制约了国内茶叶的出口。”

  危赛明认为,要解决这些难题,除了要提升产品品质,改善产品结构,企业自身更要从经营管理上重新定位。针对中国茶企的品牌建立、市场营销,危赛明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说:“我们可以将国内目前成功的经营模式,比如茶叶专卖加盟连锁的模式复制到国外,像开设中餐馆和孔子学院那样,通过宣传中国的文化和茶文化来推进中国茶叶的销售。还要加大对国际市场以及消费者的宣传力度,通过双边的文化交往,推广中国茶与健康的理念,此外,还要在品牌包装、环保方面与国际保持一致,创新多功能的茶叶产品及衍生品,例如功能性茶饮料、茶食品以及茶多酚等茶的健康品,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健康、品质、外形等方面的需求。”

责任编辑:HP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