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真品唐三彩不施全釉
下一主题:鉴定名家张浦生谈瓷器
很多收藏爱好者认为,年代越久的收藏品就越值钱。这其实是个误解。藏品的收藏价值主要体现在历史文化价值、稀罕程度和工艺水平上。一些古陶器,尽管有数千年的历史,但因其存世量大、制作粗劣,其价值远远低于后世的一些精稀藏品。汉代、唐代一些存世量很大的铜钱,在今天在市面上不过几毛钱一枚;而一些现代工艺的翡翠器物,却能卖到数十万元。明清时期,皇帝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制瓷人才到景德镇,专为皇家烧制瓷器。这一时期的官窑瓷器不计成本,极为精良,在当时就身价不菲。在近年的一些拍卖会上,明清官窑瓷器的精品动辄拍出数千万元的惊人价位。而一些民用陶器、瓷器,因做工较为粗糙、没有什么工艺价值,当时也只卖几文钱一个,直至数百年后的今天,其收藏价值仍然不高,只有三五十元一件。
收藏界有这样一个说法,当时就很值钱的东西,现在仍会很值钱;当时不值钱的东西,现在还是不值钱。说得简单点儿,还是要看这东西是否容易得到(包括其生产成本与存世量)。
收藏品的价格弹性很大,即使是同一件收藏品,其价格也会因人、因地、因时而异。有的藏品可能收藏价值并不高,但有人出于特殊爱好,或为寄托某种特别的感情,或为了配齐系列藏品中的缺品,却视其为珍宝,不惜以大价钱购得。由于各地的收藏氛围、购买能力不尽相同,一件藏品在不同场合的"身价"可能会有很大悬殊。"地区差"因此便成为精明商人的生财之道。(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