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上彩与釉中彩人物肖像工艺的区别
发布时间 2011-07-11 浏览 52484 次
不可取,而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有人喜欢轻巧,有人酷爱笨拙,八大山人朱耷就喜欢用秃笔狂草,谁说拙的方法不可取呢?由此可见,新彩是以巧取胜,反之釉中彩是以拙见美。

第三是修像的问题,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期,杨厚兴先生瓷上肖像展览时笔者曾仔细地看过,其修出来的点子飘飘洒洒,摄人心魂,为何呢?正面观之则不见点,而侧光一看,杂而不乱的点、线像群魔起舞,万物复苏,给整幅画面增添了源源不断的生机,而冯杰先生的线条,绘画性极强,像一张磁网,牢牢地把你的视线往画面上拉,这就是修像的魅力,一个好的画师必须修好这一门课,至于修出来的是什么“点”或什么“线”,及至“块面”任由各人手法习惯及性情爱好,值得大家注意的是新彩人物修点线宜轻勿重,如果稍长一点的线条一重的话,烧出来后颜色偏深,线条变的僵了,没有生气,而釉中彩因为是烧高温的,若像新彩那样淡淡的点线去修画的话,从梭式窑里出来后,整个画面便无笔触可寻了,经过高温,淡色几乎不复存在,须在烧烤之前掌握它的一切性能,不仅仅要把画面画的偏厚偏重些,还得把点线也要修得深一些,只有这样,再高的温度,也将无可奈何了。

第四便是烧烤的差异,新彩比较简易,经过七、八百度的红炉即可成画,而釉中彩必须经过摄氏1300℃左右的高温煅烧,并且在烧之前须先将画面精心处理一遍,用干釉粉或湿釉抹刷均可,这样釉料便牢牢地吸附在画面上,烧出来的画面会像镜子一样光彩照人,爱不释手,但最令人头痛的事,便是不可预料的烧制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变故,比如说:惊釉、开裂、纠色、崩色、起包、落渣或起刺,出黑痣点或烧过头等等奇奇怪怪的现象,就像自然灾害不可抵挡,但办法总是比困难多的,经过不断努力,总结经验教训,掌握好烧烤规律,就会更大程度地减少失败因素,最后定会绽放出欣慰的笑容,因为釉中彩作品是绿色环保的。

经过种种分析比较,釉上新彩和釉中彩有着共性,同时存在着特殊性,瓷库中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釉中彩人物肖像艺术,逐渐会被更多的绘画工作者所接受和发扬光大,这枝艺术奇葩,定会发射出耀眼的光芒。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