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仁顿典:藏胞做茶第一人|藏茶企业
发布时间 2011-07-14 浏览 52790 次
传的藏地歌谣是这样唱的:“棕色汉茶垒成墙,高过了东方的山岗;雅州女子的温柔,比蓝蓝的江水还长……”

   这个故事,次仁顿典不知听了多少遍;这首歌谣,次仁顿典不知唱了多少遍;在梦里,他千百次地“看到”生长这片绿叶的蒙顶山。

   “喝了一辈子藏茶,我要到雅安看看藏茶是怎么出来的!”2000年底,退休在家的次仁顿典在儿子加央罗点的陪伴下,从拉萨出发,沿着万里川藏茶马古道沿途考察来到蒙顶山下,他要看看喝了一辈子的茶是怎样生产出来的。随后,他在川藏茶马古道源头、世界茶文化圣山——四川雅安的蒙顶山下安营扎寨,投资800万元建起了四川名山西藏朗赛茶厂,作为第一个走出西藏到内地建厂的藏胞,成了生产边销茶的第一人——他结束了藏族同胞只喝茶不做茶的上千年历史。

   2008年4月底,记者一次又一次地走进朗赛茶厂走近董事长次仁顿典,试图解读朗赛茶厂的8年发展历程和次仁顿典的心路历程。

   “你就是倒了,我也要把你拉起来”

    一顿年猪肉,让次仁顿典选择了雅安 

   次仁顿典是老来创业的。退休前,他是拉萨市城关区^***^***,女儿和女婿在拉萨市开了家“雪域酥茶商行”,经营的品种只有一个,那就是雅安生产的藏茶。熟悉茶行的人都知道,自古以来,藏族人民喝的边茶都来自四川雅安,但雅安对他们来说,那是一个遥远的地方,有条件出门的,大多坐飞机到成都,与雅安擦肩而过了。

   “在藏语中,雅安的意思就是牛尾巴,而我也是牵着牛尾巴到拉萨的。”次仁顿典的老家在青海玉树,母亲西藏昌都的,父母亲都是经营茶的,在他11岁那年,跟着贩茶的舅舅拉着牛尾巴到了拉萨。喝着雅安的茶生活了一辈子,但从没有到过雅安,他产生了一个念头:“到遥远的雅安看一看,藏茶是怎么生产出来的。”2000年底一退休,他就准备到雅安考察。行前,正好有人托到代购一点高档藏茶回来,“生活水平提高了,多花点钱也行,能喝上高品质的藏茶。”

   蓦然间,他顿生狂念:“喝了一辈子茶,我为什么不能到雅安生产好茶?”“带这么多的钱到内地办厂,人生地不熟的,谨防钱被打水漂!” 亲朋好友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次仁顿典回忆自己当时只身入川时,“连汉语都不会说,也没有一个朋友。”

   “最关键的是,在此之前,没有一位藏族人会制作藏茶!”尽管藏茶在藏区是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但历史上西藏不产茶,长期以来喝藏茶的(藏区)不会做,会做藏茶的(内地)不会喝。

    2001年1月,次仁顿典的身影出现在了雅安街头,嗅着满城的茶香,他似乎找到了家的感觉。原名山县城东乡五村村委会副主任马登全至今还记得次仁顿典考察时的情景,当次仁顿典走进五里村时,正好遇上一村民杀年猪,便招呼他坐下来吃饭,并请他坐上首席。

   次仁顿典欣然地坐下来,看着纯朴好客的村民,他高兴地拍桌子:“我的厂就建建在这里了!”让他喜出望外的是,五里村正好靠近“茶马司”,那可是明清时期管理边茶贸易的“市管会”,在中国绿茶第一县和川藏茶马古道的源头建藏茶厂,意义自然不凡。

   更让次仁顿典想不到的是,名山县招商局的“一站式服务”,在一周时间内便帮他办齐了土地征用、工商、税务等手续,实现了当年建厂、当年投产的目标,更加坚定了他在雅安办厂的信心和决心。

   说起建厂过程的艰辛,副厂长卫国是最好的见证人。卫国在原荥经茶厂工作,荥经茶厂改制后,他被次仁顿典请到了朗赛茶厂,“为了实现当年建厂当年投产的目标,我们在泥泞的工地上,铺上塑料布,收了整整一百万公斤原料。生产时,老总的要求是一炮打响,‘金叶巴扎’康砖茶要让藏族人民喜爱。”

   在建厂期间,雅安市委、市^***领导以及名山县主要负责人多次到现场检查指导,并要求相关单位和部门要支持朗赛茶厂的建设,没有领导的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一律不得到朗赛茶厂拉赞助、搞摊派。时任市委书记魏宏(现任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拉着次仁顿典的手说:“你是第一位从西藏到雅安投资的藏族同胞,我们全力支持你把企业要做大,你就是倒下了,我也要把你拉起来!”

   后来,雅安市委、市^***领导换届了,但关心支持各民族同胞在雅安发展的理念和传统没有变。原市委书记侯雄飞、原市长傅志康、现任市长刘守培曾先后到朗赛茶厂检查指导,市委副书记、市民族工委书记张锦明定点联系该厂,经常到茶厂现场办公,鼓励朗赛茶厂做大做强。帮助他们及时解决实际问题。

   “搞好边茶生产,让西藏人民喝上放心茶、满意茶”

173.jpg

 

 

   一条茶马古道,把汉区和藏区联系到了一起

   2001年11月18日,这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首批50吨“金叶巴扎”康砖厂从朗赛厂启运,工人们给运货的汽车披红挂彩,次仁顿典十分激动,他还专门给驾驶员敬献了哈达。27日,辗转成都、格尔木、经汽车、火车运输的茶叶运抵拉萨市,他要求商行随货发放调查表。据《西藏日报》报道,5500条“金叶巴扎”不到三天时间,就销售一空,仅拉萨市内30个商家及销售店排队依次同茶厂签订供销合同。更让次仁顿典感动的是,拉萨市68岁的央金老阿妈对他说:“阿妈喝了一辈子的茶,就是没有喝过我们西藏人自己做的茶。今天总算喝到了!”10000多份调查表反馈的信息,满意率几乎达到了100%。

   次仁顿典只身到雅安,除了建厂资金而外,他什么也没有,虽然他在做藏茶是门外汉,但他知道历史上知名但现已失传的品牌,如藏地流传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王》,里面说到格萨尔王凯旋归来,王妃给他敬奉的就是“金叶巴扎”茶;还有一个失传的品牌是“仁增多吉”,相传是藏王喝的高品质茶。而且这两种茶,原产地都在雅安。他在进行市场调查时,欣喜地发现雅安藏茶企业没有注册这两个商标。

   “刚到雅安时,我真的心里没有底,我不会写汉字,也看不懂汉字,是雅安人的热情让我选择了雅安。在茶马古道的源头上,我发掘出了这两个品牌,我心里有底了,我没有做过茶,但我是从销区来的,与市场对接度高,这是我的优势。一条茶马古道,把产区雅安和销区西藏联系到了一起,这两个在西藏流传很广的品牌留给了我,这是上天对我的厚爱,这是雅安给我的缘分,我相信在雅安肯定能大有可为。”说起当初的选择,次仁顿典既感谢雅安的良好的投资环境,更感谢雅安这块有着浓厚茶文化底蕴的沃土。

   工厂建起来了,藏茶商标也有了,市场等的就是产品了,产品让市场接受了,企业才算成功。在雅安市以及名山县有关单位和部门的支持下,朗赛茶厂聘请了四川农业大学茶学教授施嘉璠、名山县国家级茶叶专家李廷松、高级农艺师杨天炯为顾问,从原荥经茶厂、名山县茶厂招来了一大批技术骨干,采用传统四川南路边茶制作工艺,结合最先进的生产流程和技术,2001年10月17日,朗赛茶厂正式投产,卫国等生产技术人员把以前生产藏茶的生产流程、规章制度搬到了朗赛茶厂,次仁顿典以及卫国等生产技术工人吃住在厂内,按照专家的方案组织生产。

      一个月后,在各个生产环节上都留下汉藏团结友谊的首批50 吨“金叶巴扎”康砖茶完成,经四川边销茶质量检验中心检测,其感官与理化指标达到并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标准,准予出厂。但此时次仁顿典依然放心不下,虽然他和全厂员工一起喝下了自己做的第一杯茶,但是能否让具有悠久饮茶史的藏族人民认同,还不得而知。5500条边销茶送上了车,他依然忐忑不安。

当销售一空的好消息传到朗赛茶厂,全厂欢声雷动。一列车皮的康砖茶,不仅是次仁顿典送给家乡人民的一份健康美味的绿色食品,同时也是满载着藏汉民族兄弟友谊的合作之情。在不经意间,他改写了一段历史,做边销茶的人不喝边销茶,喝边销茶的人不做边销茶的千年史,在次仁顿典手中宣告终结了!那一刻,次仁顿典流下了幸福和泪水。

   随后,好消息接踵而来,西藏拉萨要茶,日喀则、阿里、昌都要茶,四川甘孜、青海玉树也要茶……朗赛茶厂供不应求,2002年3月,投产不到半年的朗赛茶厂,接受了由原国家经贸委等七部委组成的边销茶联合调研组对朗赛茶厂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对朗赛茶厂的建厂动机、办厂思路、科技含量、生产工艺等诸方面均给予了高度评价。同年8月,朗赛茶厂通过了七部委的检查验收,成为全国25家边销茶定点生产企业,随后,该厂又成为全国民族用品定点企业。

   2003年7月24日,对于朗赛茶厂董事长次仁顿典来说,更是一个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郭金龙(现任北京市市长)在原雅安市委书记侯雄飞等人的陪同下,专程来到朗赛茶厂视察,当郭金龙了解到该厂生产规模宏大,生产工艺先进,现场管理严格,并且成为全国规模最大、设备最新、工艺最先进的边茶生产企业之一后,非常高兴,郭金龙嘱咐次仁顿典:“你是^***员,而且你是从西藏来的,在雅安生产边茶,你是藏汉民族友好使者,第一要做藏汉民族团结的表率,第二要把边茶这篇文章做好。”并欣然为朗赛茶厂题词:“搞好边茶生产,让西藏人民喝上放心茶、满意茶。”

   朗赛茶厂为了让藏族同胞喝上放心茶满意茶,在边销茶生产销售中稳定数量保证质量的同时,顺应市场需求,依靠科技进步,积极开发新产品。2004年,新投资近百万元,新建速溶茶生产车间,聘请四川大学食品学院教授研制开发成功了具有民族特色的速溶酥油茶、藏式奶甜茶和清茶,推向旅游市场,受到了市场欢迎。2006年,朗赛茶厂与四川农业大学合作开展科研项目,试制了四川省首批低氟优质边茶2.5万吨,无偿送给甘孜雅江县农牧民。去年初,该厂又新建了“特制藏茶”车间,自主设计,成功开发成功了供汉藏各民族均可饮用的“金叶巴扎”系列高端藏茶(黑魁),一上市就供不应求,评为四川省第九届峨眉杯特等奖;2008年3月27日,在全国茶馆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暨第四届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上斗茶大赛中,一举夺魁。

    西藏朋友看着次仁顿典的生意红红火火,问他有什么诀窍?他说:“在企业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工人的努力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老板和工人是平等的关系,要相互支持。没有工人的劳动,企业得不到发展,同样,没有老板,工人也没有地方干活。效益是关爱员工的必要条件。当企业效益不好的时候,工人说老板不好,老板说工人不好,所以效益是双赢的前提。”国家民委、四川省领导也多次到朗赛茶厂检查指导,原四川省政协副主席阿称到朗赛茶厂视察,欣然题词:“藏商办厂第一家,生产边茶为藏胞。”后来,阿称看到朗赛茶厂生产的特制藏茶受到了广大汉区市场的欢迎,他再次题词:“雅安藏茶,各族共饮。”

 

 

“民族团结奋斗,汉藏繁荣发展”

 一条民族团结纽带,让朗赛茶厂深深根植于雅安

   从朗赛茶厂建厂开始,原荥经茶厂、名山茶厂卫国、金涛、李燕英、代昌运等人来到了朗赛茶厂,在这里一干就是8年。

   “虽然我是下岗工人,但我在荥经有个修理汽车的摊摊,生活是不愁的。当初只所以选择到朗赛茶厂,想到的就是自己20多年的制茶技术有用武之地。”卫国现在已是分管生产的副厂长,不但自己来了,孩子考上了大学,少了牵挂,去年,他还把爱人动员到了朗赛茶厂工作,“有了老板的,才会有我们的。”卫国说。

   工友们对藏名了解不多,他们像汉族的姓名那样,将姓名的第一个字作为姓,厂内厂外都喊次仁顿典为次总,次总长次总短地叫过不停。次仁顿典也不解释,不仅有叫必应,而且还有求必应。马登全招了厂,还担任了五里村的民兵连长,村上有事,打声招呼,次仁顿典就放行。前年,他听说马登全的女儿考上了职业技术学校,学费不够,他二话没说,送去4000元救急;卫国家里出了急事,他也主动借钱…… “次总不但关心厂里的员工,五里村的困难村民、残疾人、五保老人也受到了他的关心,每年过年,他都要送去爱心,吃的、穿的都给,经济困难的,他还要额外资助现金,遇到村上修路补桥,他更是主动捐资。”马登全掰起指头算了算,这几年,单是困难村民,他就掏了好几万元。对此,次仁顿典是这样解释的:“当企业有了效益的时候,老板一定要提前考虑职工的需要,这比由工人自己提出来要好得多。老板要考虑工作的利益,给工人创造好的工作环境,给他们带来实惠,这样才可以提高工人的积极性。”

   在西藏,郎赛茶厂为40位藏族儿童每年提供助学金4万元,在四川,2006年该公司向甘孜州一所藏族学校捐资3万元。五里村的村民也把次仁顿典当成这里的村民,给予了他的“村民”待遇,杀年猪吃年饭,他不到不开席;村里的红白喜事,也少不了他的身影。五里村为他送来了锦旗,上书“关爱民生,扶贫助困”。据名山县委组织部工作人员介绍,建厂当年,朗赛茶厂就在名山县城东乡党委的帮助下,建立了全县第一个民营企业党支部,次仁顿典任党支部书记,每月开展活动,被评为“先进党支部”,眼下,他们还把两个藏族青年列入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

   2002年初,次仁顿典从昌都芒康招了一个叫洛桑的藏族青年,虽然聪明伶俐,但他不会说话,因为他不懂汉语。4月25日,记者在朗赛茶厂办公室见到他时,他正在电脑上查资料。

   “我刚来雅安时,别说写汉字了,连汉语都不会说。马登全为我找来了五里村小学的马在伟老师教我的汉语,卫国等师傅教我生产技术。”洛桑告诉记者。短短几年时间,在大家的帮助下,洛桑现在操一口流利的汉语,他还写了入党申请书,已被支部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

   “有时讲道理,我们还讲不过他。后悔当初请人教他。”马登全说。洛桑说:“汉语中有句话就是‘教会徒弟打师傅’,这可是你们教我的哦。”说罢,他们嘻嘻哈哈地打闹地一团。现在,全厂上百汉藏员工,他们和谐相处,亲如一家。

   朗赛茶厂从无到有,逐渐壮大,年生产能力达5000吨,已成为雅安目前规模最大、设备最新、工艺最先进的边茶生产企业,拉萨市场上50%的茶叶都是它生产的,在青海省玉树州这一比例更高达90%。据介绍,朗赛茶厂的发展战略目标是,稳定边销,扩大内销,拓展外销。已在内蒙古和广东设立了直销点,产品已销往我国的港澳台和东南亚国家和俄罗斯。目前正在申报成为四川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未来3年,生产规模将达到5000吨,产值超过6000万元。眼下,次仁顿典还被推举为四川雅安市茶业协会副会长、雅安藏茶协会副会长。

   “太阳和月亮是一个妈妈的女儿,他们的妈妈叫光明;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厂里组织活动,次仁顿典最喜欢唱的就是《一个妈妈的女儿》。藏汉一家亲是次仁顿典心中永远的追求。他多次说:“如果没有四川和西藏两省区各级党委、^***的重视和支持,没有汉族同胞的帮助,就没有朗赛茶厂的今天,更没有我们今天的发展。”如今,四川名山西藏朗赛茶厂里的工人大多都是附近的村民。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更多的当地人解决就业,带领他们致富。目前朗赛茶厂已兼并了名山一家茶厂,并在新都开办了分厂,在名山县、雨城区建立起了上万亩的原料基地,名山县碧峰茶厂等30多家茶厂成为原料加工厂,上万户茶农的夏秋茶有了销路。数百户竹编农户的竹篓(边销茶的包装)成为供应点,几十名当地村民在工厂常年务工,他们将从朗赛茶厂获取综合劳务收入达上千万元。

   雅安市委副书记、市民工委书记张锦明总结了朗赛茶厂的发展经验,那就是“民族团结奋斗,汉藏繁荣发展”。在次仁顿典眼里,“直到现在我还是个只懂喝茶、不懂生产的茶厂老板!”次仁顿典深情地说,“我们厂里的技术骨干全部都是汉族人,我是他们中间的桥梁,一头连着藏族同胞对边茶的口感需求,一头连着厂里技术研发的方向。”四川省民族工委主任敬全林到朗赛茶厂检查工作,对该厂依靠民族团结和科技进步发展壮大的做法十分赞赏。

   “茶马千年通古道,汉藏万里结茶缘。” 作为中国藏胞生产边销茶(藏茶)第一家,西藏郎赛茶厂吸引着西藏乃至海内外众多藏族同胞关注的目光。据统计,每年来该公司参观、考察的藏族同胞上千人次。在西藏城乡,“金叶巴扎”已成了次仁顿典的代名词,他的爱人索拉卓嘎走在街上,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金叶巴扎’的老板娘”。

从2001年建厂到现在,朗赛茶厂的“金叶巴扎”成为西藏著名商标,这是边销茶历史上的第一个著名商标;成为全国边销茶定点厂和全国民族用品定点厂;成为名山县和雅安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金叶巴扎”牌康砖藏茶获全国名优边销茶金奖;被西藏自治区人民^***授予“民族团结先进单位”;2008年3月27日,在全国茶馆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暨第四届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上,“金叶巴扎”牌雅安藏茶(黑魁)在强手林立中脱颖而出,摘取金牌……

    近日,《西藏日报》、西藏电视台多次报道次仁顿典内地发展的业绩。而在次仁顿典眼里,他要走的路还长,眼下,次仁顿典担任了西藏自治区工商联执委,“我们之所以有勇气到内地办厂应该归功于党的好政策和内地良好的投资环境,同时通过我们在内地办厂这一有益的尝试,为西藏民营企业走出雪域高原、加快发展闯出一条新路来。”

 

(作者系四川省《雅安日报》记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