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因制作工艺的不同而分为炒青、烘青等多种类型,前者以西湖龙井为代表,后者以黄山毛峰为代表。由于经常到各地讲学的关系,中国绝大部分名茶我都喝过,也都喜欢喝。相对说来稍微偏好于炒青中以烘干为最后工序的特种炒青(也可以说是特种烘青)。这种茶既有炒青香高味浓的特点,又保持了烘青芽叶完整、白毫显露的特色,以洞庭碧螺春、日照雪青、安吉白茶为代表。温州茶基本上属于龙井类炒青,雁荡毛峰中的“雁白云”则属于先炒后烘的特种炒青。
在绿茶中,温州茶以其抢先上市而独占春光。每当得到第一份早茶,我都要约上嗜茶的好友在一起“新火试新茶”(苏东坡词)。当然,常年所喝没必要选择价格偏高的早茶。对于温州人来说,鉴于目前各种以原产地命名的名茶良莠难分的状况,最好还是选择本地符合绿色或有机标准、制作工艺先进的特定公司的茶叶。我的一些朋友每年都在清明之后约我一起到经过考察信得过的本地茶场买茶。
[怎样泡茶]
首先是要有好水。古人有“十分茶,八分水,八分茶水;八分茶,十分水,十分茶水”的说法,足见水对于喝茶的重要。中国大部分城市的自来水都不宜泡茶,不是污染严重就是太硬,好在现在有了纯净水。含矿物质的水未必是泡茶的好水,某些矿物质会与茶产生化学反应。至于古代诗人经常写到的雪水泡茶,《红楼梦》里所说的用采自梅花上的雪水泡茶,与外国人到北极开采10万年前的冰兑到酒、饮料里喝一样,那都是心理上的作用。其实,泡茶只需要H2O。我家最先用的是安吉尔筒装太空水,后来又先后安装了直接净化自来水的“朗诗德”和“英尼克”(后者有自动冲洗功能),都适合于泡茶用。
其次是要有好的茶具。对于喝绿茶来说,最好的茶具是玻璃杯,紫砂壶壶、各种保温杯都不宜于泡绿茶。玻璃杯讲究的话可以用法国进口的,价格也不贵,但没必要像法国人喝路易十三那样,用水晶杯,还要郁金香型的。
再次是要冲泡得法。泡茶的水温与外国人总结出来的泡咖啡的水温基本上一样,宜用凉至80℃到85℃的开水(用RO膜的“英尼克”等净水机已过滤细菌和病毒,不需要烧开),这样有利于保持汤色、叶底的翠绿和茶叶的香气,也有利于防止茶叶中维生素C的破坏。至于先放茶还是先倒水,古人有“投茶有序,毋失其宜。先茶后汤曰下投;汤半下茶,复以汤满,曰中投;先汤后茶曰上投。春秋中投,夏上投,冬下投”的说法,我认为一般以“上投”即先倒水后放茶为好,要有区别也只能是因茶而异,与季节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