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青: 我们活在这样的时代
发布时间 2011-07-22 浏览 60392 次
冷战之后的苏联和中国,则因为无所不在的^***毒药,傲慢无情的权力网络,销毁了艺术家之间真挚美好的关系:集体屈服、出卖、苟且,成为文艺家的常态;到现在,则是集体性的机会主义,犬儒主义,彼此嫉妒,彼此冷漠,彼此装,顶多,是彼此客客气气。
  
  这时候,民国年间鲁迅和一群小家伙的关系,就成了新中国新艺术唯一的传奇。鲁迅太喜欢绘画了,他要是活转来,以他的热心肠,怎么跟大家来往呢?以他那点学历–我猜他连一份结业证书都没有–他来给艺术研究院看门的资格都没有,怎能结交我们这些共和国的文艺教授文艺学者,或者带着博士头衔的艺术家?我猜,在今日的中国,鲁迅只能走开去,和艺术没有关系。以上就是我要说的话,请文化部的小老爷们仔细审查,题目应该改一改不是"鲁迅和艺术",而是"我们活在这样的时代",谢谢。

 周令飞:我来说两句,丹青兄,这么长的文章确实花了很多的精神,因为刚才看到你有些不愉快,我必须要澄清,首先我们这个大会在十月中旬的时候就发了一个函,请大家把大纲或讲稿交过来,是有这么一个过程,您刚才提到文化部的女同志打电话给您,其实是我们办公室的小姑娘,是我们鲁迅文化发展中心的小高她打电话给你的,所以我们在座今天的会议手册也是把大家的题目要印上去,所以为了把这个会议开得更精彩,可能各个方面都希望准备得好一些,把会议开得和别的论坛不太一样,所以这里面是一个误会,我再次作为说明。
  
  陈丹青:谢谢你,很多同行会很难堪,但我觉得我没有误会或者我希望它是一个误会。
  
  注:11月19日,“2010鲁迅论坛——鲁迅的艺术世界”在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本届论坛由文化部艺术司、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等多家机构共同主办,主要议题为“从鲁迅的艺术世界,看大师的养成与中国文化艺术的创新与未来”。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院院长、作家莫言,上海鲁迅文化发展中心主任周令飞、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文艺报》总编阎晶明、著名画家陈丹青、80后作家张悦然等学者、作家与会发言,深入探讨了鲁迅在艺术方面的精深造诣,比如在美术、书法领域的成就,以及他对木刻、戏剧等艺术的兴趣与研究。 鲁迅是中华民族现代文化宝贵的精神遗产。作为文学家的鲁迅早已为世人所知,作为艺术家的鲁迅却未被充分认识。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对于进一步推进鲁迅研究向纵深发展,深入挖掘鲁迅的艺术精神,关注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现代作家作品研究的前沿发展,必将产生积极意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