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六年(1728年)至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内务府员外郎唐英被派驻景德镇督陶近30个春秋,成绩斐然。唐英初为督陶协理,乾隆四年(1739年)升为督陶官,因此一般人将乾隆时期的官窑称为“唐窑”。唐窑瓷器是乾隆时期的代表作。乾隆时期既是我国瓷业发展的高峰,也是走向衰退的转折点。而乾隆官窑的兴衰与唐英主事的始末相始终。乾隆早期青花的制作水平接近雍正时的水平,喜仿明代永、宣青花瓷。如有仿制明永乐青花莲瓣鸡心碗、折沿盆、无档尊,仿明宣德青花把莲盘、青花地白龙高足碗等。纹饰方面有效仿永、宣“苏麻离青”的黑斑和靛蓝青色相映成趣的特色。乾隆青花寿山福海纹花口瓶,腹部画有桃、蝠、山海,工匠为了表现画面纹饰的立体感,用青料加重点染某些部位,以使产生酷似“苏麻离青”的艺术效果,其蓝中存白,对比强烈,形象地表现出山石、桃实的质感,这是唐英督陶时在绘瓷技法上的独创。
图:大师高仿粉彩瓷器2.5亿的花瓶
乾隆中后期的青花瓷器中还有泛浆白色釉地青花、亮青釉地青花,色调青翠明亮,纹饰清晰。北京故宫博物院旧藏“乾隆丙午”款青花盘为乾隆五十一年官窑产品,可谓乾隆中后期青花瓷器的代表作。在乾隆青花瓷器中还有黄地青花、冬青地青花、洒蓝地青花等,有些为乾隆时民窑产品。
釉里红是元代景德镇工匠创造的一种彩绘瓷器,由于工艺上的局限性,铜红料不易烧制成功,所以元以后至晚明一直没有得到大发展。到了清代雍、乾时期,釉里红的烧制技术有很大提高,与青花一样,成为瓷器的重要装饰之一。乾隆釉里红瓷器在传世品中占一定比例,纹饰线条有的浅淡或偏暗,但其产品仍能表现出娇妍沉着、敦厚朴实的风格。更新颖的是出现了豆青地釉里红、天蓝地釉里红、黄地釉里红或青花与釉里红合绘一器的成功之作。
据清宫档案记载,乾隆皇帝本人也亲自过问珐琅彩的制作,如在乾隆六年曾谕江西造瓷器处调瓷器匠人进京,补充绘画人员,又令太监将珐琅料送造办处存储。此外,又命督陶官唐英在景德镇亲自烧制珐琅彩瓷器,造型、花纹、款式均依旨而行。由此可知乾隆皇帝最初对珐琅彩颇重视,故其制作亦有一定规模。与康、雍相比在纹饰、绘画上有区别,首先在题材方面,除山水花鸟外新增仙山楼阁,其画中的宫室、楼台、屋宇等建筑物的绘画运用了中国绘画的界画法,描绘精确工整,衬以山水人物,并且书画相配,庄重典雅。另外是带西洋味道的纹饰,采用西洋绘画技法或仿西洋画珐琅效果。乾隆年间仍有许多欧洲画家供职内廷,中国画家由此而吸取了欧洲绘画的透视技法而用于珐琅彩瓷画上。如乾隆珐琅彩西洋人物双耳瓶,用西洋绘画技法临摹西方人物和景色,整体格调别致,独树一帜。另外,创烧了珐琅彩墨彩器。台北故宫收藏一件珐琅彩墨雪景瓶,工匠仅用赭、墨和粉白就描绘出“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动人情景。(宋友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