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 紫砂壶南瓜提梁壶
【葵花式筋纹器】
葵花式筋纹器型,基本形源于葵花花盘,壶身的横向切面似葵花外形轮廓,多为六瓣,有写实的,也有变形的。筋纹中间部分高于两边,如葵花壶;筋纹中间低于两边,如仿葵花壶;还有一种筋纹形态在前二者之间,筋纹为一方圆弧。以上三种同为葵花式壶形,壶身的横向切面略有不同,但壶体造型却变化很大。
◆葵花壶
如同成熟的葵花花盘,翻转过来,强调花柄部位,纽为花柄与枝干的连接部分,流为四棱扁形,与壶身衔接处演变为叶形纹饰,环形把以扣为分界,上端为四棱,下端为圆形。整个即写实,又富于变化,想象丰富。此壶底款为“万历丁酉春时大彬制”。
◆仿葵古壶
与葵花壶相比,前者壶身底面与后者壶身横向切面相似。只是筋纹中间有凹凸之区别。壶盖似葵花的背面,纽像刚刚打苞的葵花蕾,壶身由六条纵向等距的筋纹组成,横向从壶肩到壶底相对称。整个造型呈圆形。
◆乐盘壶
此壶与以上两壶相比,横向切面将筋纹中间凹凸部分为方圆直弧线,壶身变为圆柱体,造型强调壶的平面,侧面造型简洁、单纯、筋纹线条纹清晰。
以上三种葵花式壶形,同以葵花形为原型,变化却如此之大,每一形态都体现了不同时期紫砂壶艺人的审美情趣。
【菱花式筋纹器】
菱花式筋纹壶,壶身横向切面同菱花镜的外形轮廓相同。每一个筋纹中间高、两边低,两筋纹相接处形成凹槽,阴阳轮廓分明,切面为菱花式水仙花式,由六瓣十二条筋纹组成。
◆水仙花瓣壶
现为南京博物院收藏。壶为六瓣水仙花式造型,六片花瓣收缩成壶口,盖为压盖,盖纹与壶身筋纹相吻合,融为一体。花蕾为纽,底为加底,呈六瓣水仙花形,流、把较细,为六方形,似水仙花枝干,与整体造型相协调,做工精细,严谨,线条处理简洁、流畅,是乾隆时期的佳作。
◆合菱壶
壶的腹中部菱花阴阳相交,从上端看似覆菱花,下端似一盛开菱花,两菱花相合,故名为合菱。菱瓣阴阳相交,凹凸之变化,改变了传统筋纹纵向到底的表现方法,制作上难度大于以往的筋纹形。纽形与壶身筒形相同,整个造型饱满,无论是平视,还是侧视,此壶都富于变化。
【盉形筋纹器】
盉形筋纹器型主要有仿古盉形三足壶,此壶造型是以仿青铜盉的形式,给人以稳重、古雅之美感。
【其他筋纹器】
除上述几种筋纹器型之外,尚有一些自然形与筋纹形相混合的形式,也有一些设计将筋纹用于几何形壶体,如葵球、六方云纹壶、方菱壶、方春壶等。近些年来,一些从业者根据市场的需求及自己对筋纹器由上至下流畅贯通的形态的理解,力求在方圆之中,寻求新的筋纹变化。
清雍正 合菊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