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条微博的内容在网上引发轩然大波。记者遂向上海美术馆方面求证,执行馆长李磊表示:“我们没收到这样的通知,微博的说法不作数”。相关工作人员告诉晨报记者:“不否认曾有人如是提议,但是从未接到搬迁的通知”。刘海粟美术馆外宣徐先生昨日晚些时候回应:“搬走、合并都是不靠谱的消息”。中国馆外宣朱先生则告诉晨报记者:“在我这个层面上,我不清楚整件事。”
虽然关于美术馆搬迁之事再度被否认,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各类艺术展越来越多,上海美术馆终显“逼仄”。这也是为何频繁传出“被搬迁”的原因。
展厅空间成诟病,“扩容”需求摆眼前
上海美术馆所在的建筑是上世纪30年代英式风格,这座上海地标建筑历经跑马总会、上海图书馆、上海美术展览馆、上海美术馆的身份更迭。
时光转变,空间未改。去年,趁着世界博协大会举行时机,来自亚洲多个城市的美术馆馆长受邀齐聚上海当代艺术馆参观展览,时值双年展展出期间,上海美术馆执行馆长李磊当时即向媒体大吐苦水。他指出,2006年上海双年展上,大型装置《子宫》因为体量太大,美术馆没有足够的空间放置,最后只能拆除了事。这种空间的限制,使得双年展一类大型展览在遴选作品时,都要把作品体积的因素考虑进去。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其它展览中,水墨画家崔如琢今年在上海美术馆举办个展时,为人民大会堂最新创作的巨幅作品《荷风盛世》,就因展厅容纳不下而没能来上海展出。
此外,很多艺术家都愿意将作品无偿捐献给公立美术机构,但上海美术馆的尴尬之处在于,收藏前,先要考虑作品的尺寸和库房容量。台湾地区高雄美术馆馆长谢佩霓曾经在此布展,她抱怨在这座历史建筑中布展会受到很多施工限制。而在新媒体艺术和装置艺术日渐兴盛的当下,馆内线路老化、缺乏足够多的电源和多媒体接口等问题层出不穷。新加坡国家美术馆馆长郭建超也曾建议上海美术馆“扩容”,只有这样,上海美术馆才有可能从社会文化功能上实现自我的升级。
空间内容各相辅,安放思想是首要
上海美术馆两千多平方米的展厅面积的确不大,如纽约大都会艺术馆占地13万平方米,中国美术馆占地面积3万余平方米……谢佩霓认为:“上海作为国际都市应该有和自己身份相称的美术馆”。但也有业内人士分析,一些美术馆新馆实际运营情况并不好,“归根结底不是空间问题,还是在展览内容”。记者就此采访了独立策展人费大为。
他认为,空间和内容是相辅相成的。“这要看馆长用这个展厅的目的,如果有需要,自然需要更大的空间”。除了大小,内容也同样重要,“美术馆本质是安放思想的地方,如果没有内容,那再大的美术馆都形同虚设”。如果上海美术馆搬离那栋老建筑,费先生认为很是可惜,“但不一定是坏事,原来上海美术馆也不在跑马总会,这个建筑本身不是做美术馆的地方,而很多国外的美术馆也是在历史建筑或是工厂之中。倘若老馆问题比较突出,那最好的方式——只是一种理想,是专门做一个适合展览的建筑(搬迁或设立分馆)。但是这也同样存在一个问题,即新搬一个地方,观众找不到了,很多美术馆也因此落寞。所以,美术馆要照顾观众的习惯,如交通是否便利,展览安排是否让观众感觉舒服,这也考验着美术馆的能量”。费先生最后透露:“南浦大桥那边的烟囱温度计下面,将是新落成的上海当代美术馆,那会是目前上海最大的美术馆——大小不是唯一性,盲目追求‘大’不好,最大程度调动观众的互动力和创造力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