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文交所难以洗脱利益输送之嫌
发布时间 2011-07-26 浏览 52541 次
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西沐指出:“不少地方已将文交所作为一个形象工程项目来对待”。

  西沐对《望东方周刊》表示:“文交所的整顿管理是必要的,需要对区域规划、布局的不同特性进行研究,不能搞成同质化竞争。首先应该尽快出台管理办法,明确文交所的基本定位、成立条件。不能地方有冲动,而中央没监管。”

  西沐认为,只有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公开、公信的“四公”交易平台,才能防止文交所“变成由利益集团控制的牟利工具”。

  要建立“四公”市场,鉴定、评估、保险机制的缺失就不容回避。事实上,这也是长期困扰着整个艺术品市场的关键问题。

  文交所最初的发起人之一、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艺术品交易所重点课题组首席专家雷原对《望东方周刊》表示,在最初的方案设计中,关于如何确权、鉴定、保险都有一系列的设想,但这需要国家层面的推动:“比如产权人如何证明交易产品是你的,应该通过司法部下面的公证机构来公证。持有人可以提供详细的证明,如果不能证明,可以登报公开3个月。”

  雷原建议,由中宣部牵头联合相关部委人民银行、银监会、文化部、财政部经国务院批准,组建中国文化金融管理监督办公室,使正在尝试的文化金融创新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要有审批备案的制度,把车刹住,不要一开始不管,然后动不动就关门。”

  在相关法规缺失的情况下,部分文交所已开始自行探索风险防范机制。成都文交所在国内首次引入的艺术品保险机制颇有代表性。

  成都文交所运营总监王小峰告诉《望东方周刊》:“我们也有鉴真环节,必须要求艺术家本人亲临现场在律师或公证处的见证下对资产包的作品进行现场确认,艺术家还要出具作品保真承诺书。”

  受艺术品份额化交易模式影响,法国巴黎、中国香港也推出了类似的交易所。如何确保艺术品金融创新模式不因利益集团绑架而被扼杀?文交所或面临大规模的行业洗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