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仿古艺术陶瓷的选购既要看整体效果,也要仔细查看器形是否周正,有无变形,釉面是否光洁,色度有无异样。比如颜色釉必须“明如镜”,釉色纯正,叫得出色釉的名称来。还要注意器身不能有黑点、起泡、砂点、脱釉等明显缺陷。
选购仿古艺术陶瓷要在白天光线好的地方,灯光往往会出误差。对瓷质可轻轻叩,听声音是否清脆响亮,沙哑声是有裂纹的,再好看的也不值钱,而且有裂纹的陶瓷器不易保存。
然而,尽管人人皆知瓷器收藏的好处,可真正称得上是一个合格的收藏者,尤其是面对数不胜数的古今瓷器物件,能切实明白地知道哪些才是最值得购藏的人,其实并不多。
仔细推究原因,关键就在于许多人对不同瓷器的价值、价格缺乏了解。
在通常情况下,瓷器件的价值大小决定了价格高低,而不同的价格则对应了瓷器件的价值档次。从目前的市场实况看,古今瓷器的价格结构大致可作以下分档。
就年份已久的古旧瓷器而言,位列第一的当推各个朝代的官窑瓷器件,其中又以“御窑”和名头特别响的器件价格为高,因而也最具收藏价值。多年来的市场表现表明,明朝各代瓷器器件和“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的器件,最受市场追捧,其现在的价格与10年前相比,普遍提高了10至100倍。其中如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康熙豇豆釉彩器、雍正珐琅莲子碗等,如今的市场价已达数十万元至上百万元之巨。
官窑之外,各种带堂名款的器件则次之;工艺精湛的民间窑器又次之,其市场价格也相应依次往下。
再从瓷器件的胎体、釉质、烧结、纹饰来看,青花比彩色釉、低温单色釉的价格高;器形特殊的器件,例如官窑的灯、瓶、炉等杂件瓷价,比一般碗、盆、碟等常用器件的价格高;精工细作或器型特大、特小者,价格往往高于寻常物件。
当然,现代陶瓷艺术作品,也是按其价值、价格分档次的。首推者,自然是如秦锡麟、周国贞、王锡良、张松茂、刘远长、刘平等国家与省市级工艺大师的作品器件;当然必须是真品,目前这些大师的作品,市面上绝大部分为赝品;其次为几可乱真而数量有限的高档仿古艺术陶瓷;再便是为重大事件、纪念日由名人定制、定烧的瓷器器件,如1975年的毛主席用瓷、1997年庆祝香港回归祖国由国家级、省市级定制、定烧的瓷器件等。
在懂得了上述价值分档后,购藏者还务必要了解:瓷器收藏,贵在“文火慢工”,既要心态平和,又能持之以恒。如此坚持多年,相信必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