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机械化是茶农增收的必由之路
发布时间 2011-07-27 浏览 50036 次
公司+农户”作为安徽茶产业的一种主要生产模式,由于土地资源分割,科学技术和生产条件难以快速得到提高和改善,各种品牌茶叶不可能统一加工工艺和品质监控,造成同一产区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优质产品无法集中,形成不了规模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由于各地重视程度不一,加之受经济、交通、环境等因素影响,发展不平衡,在一些边远山区手工制作、小作坊的加工茶叶在市场上还占很大比例。茶叶生产管理机械在加工机械化技术的带动下已开始推广应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修剪机是进口部件的价格高,国产的质量不可靠;中耕机械缺乏对路产品,市场上比较成熟的小型管理机存在功率不足,劳动强度大;茶叶植保机械大多为手动喷雾器,防治效果差,易产生农药残留,新型低容量机动喷雾器仅在少数地方使用;采摘机械由于受到经营体制、茶艺要求和机具适应性等因素制约,发展滞缓。

三剑齐发 谋求出路

今后安徽茶业机械化生产将如何发展,笔者提出以下三点建议:一是各产茶大县(市、区)农机主管部门要确定专人负责,成立项目课题组,建立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示范基地(示范场、示范园),因地制宜地做好茶叶生产管理与加工机具的选型试验、示范推广工作。采取项目带动、补贴引导的推广机制。对先进适用、农民欢迎的机具,可有的放矢地列入购机补贴范围,对茶叶生产与加工大户给予倾斜。

二是针对当前茶叶加工发展情况,适当调整每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产品目录,补充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类的产品。目录选型不能一刀切,可给地方留2-3个自定产品机型,有利于茶叶加工机械化发展。对一些品牌茶机生产企业建议有关部门组织一次对其考查,加强交流与合作。另外,省级主管部门要积极向农业部申报,将茶机补贴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畴,加大茶机补贴力度,促进山区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

三是继续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努力做到茶机与茶艺结合。推广新的产品、新的工艺,针对安徽省品牌茶叶加工已逐步走上“一品一机”新路子,需要加大宣传与培训力度,茶叶生产与加工机械化技术可纳入当地阳光培训工程内容。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