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馆的布展将力图使观众“有得看、有得玩”,以声、光、电、动漫、影像等形式展示。
展陈大纲仍需精心“打磨”
在评审中,来自区内外的专家们对陈列大纲给出了众多意见,以期两馆布展能精益求精,据悉,展陈大纲还要经过多次修改打造才能定稿。此次讨论的意见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焦点一:“北部湾”范围怎么界定?
北部湾博物馆展示的是哪些区域的历史文化?一方观点认为,应以钦、防、北3市为主,南宁虽然也在北部湾经济区内,但首府已有大型综合性博物馆,不宜再涵盖南宁。而且也不宜涵盖泛北部湾地区,应做到集中展示,少而精。另一方观点认为,南宁作为核心区,其历史文化也应有所体现,比如介绍南宁国际民歌节、顶蛳山史前文化等内容。
焦点二:叫“百年遗址”合不合适?
对于“广西百年军事要塞遗址博物馆”的命名,有专家认为,“百年”是指近代到现在,而博物馆长久下去势必会突破“百年”期限。此外博物馆并非直接建筑在要塞遗址上,叫“遗址博物馆”似乎也有不妥,命名还可再斟酌。
焦点三:要不要介绍古代筑城史?
军博的一个“筑城史话”展厅引起最激烈争议。设计者打算把该馆打造成“国内权威的筑城文化博物馆”,在馆内介绍古今中外筑城城防体系的资料,从距今7000年的原始城堡,一直讲到马面、雉堞、城门等中国城防设计,还有欧洲城堡设计,以及古代兵书的“攻城12法”、“守城11法”等知识。
对此,有专家认为不宜铺陈过多,集中介绍广西近代军事要塞即可;也有专家力挺“筑城文化介绍”,认为这能拓展公众军事知识,也能做出博物馆的特色。
焦点四:“镇馆之宝”哪里找?
对于镇馆之宝的讨论,有专家认为要靠声光电等高科技展示手段,靠“创意”;也有专家认为还是要向国家申请一批“有分量”的文物,因为“观众只有在博物馆里才能看得到文物,不能忽略这一功能”。
凭祥市则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文物线索:凭祥的近代炮台遗址有一门德国产克虏伯大炮,当年千辛万苦搬上山顶。此外还有一门大炮在运输途中沉入河中,如果能把其打捞起来运入馆中,无疑能为展览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