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买茶叶的,80%的全是回头客,我们只有把好质量关,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为了保证茶的质量,2002年,鸣龙公司投入巨资,在浙江宁波、四明山以及台州天台地区建立了七百多亩有机茶叶生产基地,在浙江杭州余杭建立了三百多亩的科技示范园,还在浙江兰溪建立了五百多亩蒸青茶生产基地。形成了一种以公司为龙头,基地建设、科技开发为两翼的经营模式。自2002年公司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运营模式后,生产规模和产值也以更快的速度逐年递增,至今已拥有固定资产二千万以上,品牌产品四十余种。
2002年 ,李总跟随着金润发来到了南京,在南京成立了江苏省的办事处,“开店容易,但要经营好,很不简单。”李总并没有因为眼前的好成绩停止发展。南京是公认的文化之都,南京人爱好喝茶、品茶、论茶,鸣龙茶叶来到南京之后,不仅在店面装饰和服务质量上狠下功夫,而且还增加了许多适合于南京人口味的茶叶。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李总把眼光投向了二类城市。“最近我在考察马鞍山、昆山市场,准备在这类地区开一个500平方米的大卖场。”这样大胆的想法是一般人不敢想的,从未尝试过大卖场经营的李总有着自己的看法。“如果在上海,我可能会花很多钱去宣传,也只是会吸引一部分的人,可是在这样的城市,只要我的茶叶质量好,价格便宜,大家一定会一传十,十传百的。人际传播在这样的城市对我们品牌的树立效果是很明显的。”
“诚信”才能守住生意
“做我们这一行最高的境界就是做到以茶会友,所谓茶友当然要讲究诚信和默契。君子之交淡如水,清淡之余方显出第三道茶的淡淡有味。”
2008年年初,南方大部分的产茶区都遭遇了10年一遇的雪灾,很多茶树被压倒,茶叶减产,各种成本增加,茶叶的价格自然也上涨了10%到20%。但是李总考虑到鸣龙一向走的是零售的路线,如果突然涨价,肯定伤害到和一些老顾客的感情。李总介绍:“我们决定不涨价,而且还帮助一部分产茶区恢复了运货。”
去年上半年,“普洱”一词,炙手可热,不管喝茶的、不喝茶,都知道普洱茶。原来两块多的一小块茶叶被炒到100多元。很多大商户在市场策划的时候,就派人到云南等地收购老茶,控制大部分货源,然后再有限地向市场提供货源,而后又派人提价回收。这样经过几个来回,一步步将老茶价格提高,最后在他们认为合适的时候再抛出,这有点像股市中的控盘庄家。
普洱茶被炒这么高,肯定有着独特的口味,但是更多的是人为因素。我们做了10年的茶,对于炒家的炒茶见怪不怪。然而对于这样的炒茶行为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商业行为,也许适合于许多其他的行业,但是肯定不适合于茶。品茶是一件风雅之事,大家来我们这买茶,喝茶、品茶、代表着我们之间的信任和祝福,对于我们商家来说,诚信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种彼此的默契和信任。
第三道茶,又称“回味茶”,包含了酸、甜、苦、辣,代表的是人生的淡境,但是李总坦言自己现在还没到那样大的境界。但他苛守住了为人之道:诚信。这和最后一道茶一起贯穿于他整个从商生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