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助农民增收
发布时间 2011-08-03 浏览 50685 次
理念推进到田间地头。协会根据省质监局发布的《桃源大叶茶》地方标准加以细化,先后制定了桃源野茶王种植标准、加工制作标准和冲泡标准,形成了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套,涵盖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标准体系。每年合作社都组织两次以上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编写通俗易懂的技术手册,让茶农看得懂、学得会、用得好,确保标准在执行过程中不走样。

  围绕创建品牌,合作社还注重新产品开发,从组建之初仅限于绿茶系列的20多个品种,发展到目前已拥有绿茶红茶黑茶、特种茶四大系列130多个品种,古洞春和滕琼两大品牌的桃源大叶茶系列产品都供不应求。

  常德市农业局的同志介绍说,农户以土地、茶树、奶牛、劳动力等生产资料折换成资本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比单纯订单农业的形式更进了一步,农民股东不仅对产、供、销、管具有话语权,还能享受盈利带来的二次分红,这种通过产权的联结组建起来的专业合作社,使他们成为现代农业组织的生产者、管理者和受益者。

  在石门县易家渡镇塘上铺村的恒园果业专业合作社,记者看到,100多人正在紧张地加工包装柑橘,这批柑橘要运到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等地市场。恒园果业专业合作社不久前从全省122个区市县上万家合作社中脱颖而出,成为常德市惟一被省政府授予的“湖南省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010年,合作社累计销售柑橘2.2万吨,创产值4100万元。

  截至2010年底,常德市依法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603家,拥有成员4.36万个,带动农户31.2万户,涉及40多个不同的产业,基本覆盖了常德农业的所有传统产业、特色产业和新型产业。

  以产业化经营拉长产业链

  在桃源县陬市镇万福生科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的车间里,公司董事长龚永福向记者介绍起稻米深加工的收获。

  长期以来,稻米加工中只有65%被加工成普米或精米,还有30%多是碎米和稻壳。万福生科公司将这30%的“尾货”变成精华,研制出稻米淀粉糖深加工及副产品高效综合利用技术研究成果,使稻米变出14个产品。

  万福生科不仅延长了稻米加工的产业链,形成了副产物高效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模式,尤其引人关注的是作为农业龙头企业的万福生科因此把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向了千家万户,使成千上万的农民成为产业化经营纽带上的一分子。龚永福告诉记者,公司在常德带动了五六个县市的粮食生产,大大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据介绍,目前常德的稻米深加工技术应用企业年新增消耗低值稻米10万吨以上。

  在常德,农业龙头企业覆盖了当地大多数农产品。安乡县棉花产量稳居全国产棉百强县前20位,是湖南省最大的优质棉生产基地县和国家商品棉生产基地县之一。安乡县农业局的同志告诉记者,安乡已初步形成以“湘丰种业、兴亚种业——县农业局”、“乡镇农技站——棉花专业合作社、安乡锦豪纺织有限公司”为主的集棉花收购加工、棉花纺织、棉副产品综合利用为一体的较为完整的棉花产业链条。位于安乡县大鲸港镇的湖南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形成年加工脱酚棉蛋白10万吨的生产能力,棉饼生物发酵脱毒后还是鱼饲料的优质蛋白源。

  “万福生科等企业因农而生,因农而兴,这些快速崛起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使常德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进入了新的广阔天地。”陈文浩如是说。

1  2  3  4  5  6  7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