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安徽绩溪:油茶产业助
下一主题:江苏无锡:服务产业发
核桃坝人慢慢在丝丝缕缕的茶香中品出了生活的甜蜜,在“培养万元户,消除困难户”、“户户有茶叶,集体搞工厂”、“要使生活过得好,一人一亩茶园不能少”等口号的带动和激励下,茶园种植面积一天天扩大,到上世纪90年代初,全村茶村面积已发展到3000多亩,人均种茶一亩多,人均收入猛增到1600元。
“长得矮丫丫,开得白花花,绿了千千岭,富了万万家”。集生态和经济效益于一体的茶叶,种植面积在核桃坝村不断扩张。很快,加工和销售滞后的难题又出现在村民面前,核桃坝村的共产党员们又开始了新的探索。于是“家家农工商,致富奔小康”成了核桃坝人的应对之策,村党支部一班人率先办起了茶叶加工家庭作坊,并走南闯北当起了茶叶、茶苗的推销员和宣传员。2004年,由村党支部牵头,村里先后组建和引进了砖茶有限责任公司、四品君茶业公司、遵义湄潭老村长茶叶有限公司,同时依托湄潭县绿色食品工业园区建立茶叶加工企业。绿茶、砖茶、红茶、花茶、茶籽油、茶多酚等茶叶产品纷纷出炉,茶叶利用率不断提高,产业链条有效延伸。
为了规范茶园管理,村党支部还倡导成立茶叶协会,修建茶青交易市场,组建起500多人的营销队伍。核桃坝村形成了“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提高了行业组织化程度,带动了茶产业升级。
如今的核桃坝村被誉为“中国西部生态茶叶第一村”,是贵州省统筹城乡发展试点村、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的示范村。全村有有机茶园7100亩,户均7.4亩,人均收入达5800元,村级集体经济积累达30多万元。
如今,富裕起来的核桃坝人追求着高品质的精神文化生活,图书室、远教室、篮球场等文体设施遍及村寨,乐鼓队、秧歌队活跃民间,文娱体育活动、文明创建活动等方兴未艾,文明和谐的乡风,给人以春风扑面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