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解块分筛
揉捻叶下机后,用6cjf-40型解块分筛机进行解块分筛,对筛面上条索粗松的揉捻叶,再进行揉捻或单独付制。
2.6 理条
选用6clz-60系列往复理条机,锅温控制在90~100℃,每锅投叶量0.75~1.0kg。炒至条索紧直,含水量25%左右即可出锅,时间5~6分钟。
2.7 初烘
用6chw系列连续烘干机进行,将理条后的茶叶均匀摊放在传送网上,厚度约1cm,控制送风口温度110~120℃,烘干时间10~12分钟,烘至含水量10~15%即可。
2.8 摊晾
初烘后的茶叶要充分摊晾,摊晾时间4~6小时,以促使茶叶内所含水分重新均匀分布,以利于茶叶继续烘干。
2.9 复烘
用6chw系列连续烘干机或烘笼进行,采取低温慢烘的方法,80℃左右,时间25~30分钟,烘至茶叶含水量5~6%时下烘,充分摊晾后包装密封。
3 机械加工效果
通过1996~1998年3年的实践,信阳毛尖茶机械加工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一是茶叶质量明显提高;二是工效提高,劳动强度降低;三是茶叶加工成本降低;四是茶叶生产综合经济效益提高。3年试验统计结果表明,机械加工制茶比手工制茶生产效率提高2.5~3倍,茶叶品质提高0.5~1级,劳动力减少60%以上,成本降低12.38元/kg,综合经济效益增加40.4元/kg,效益非常显著。两种制茶方式的茶叶品质比较结果见附表。
4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1 注意机械加工与手工制作相结合机械制茶不能完全取代手工制作,春茶生产前期的高档茶,数量少,芽叶细嫩,宜采用手工制作,以后随着鲜叶数量的增加,可逐步采用机械与手工结合的方法,中低档茶应以机械生产为主。
4.2 注意制茶机械的合理选型与配套
制茶机械的选型、配套是否适当,关系到茶叶的制作质量。选择机械要根据茶叶生产规模来确定,同时要掌握机械的结构、性能和使用方法。
4.3 协调掌握各工序的投叶量、温度、时间
信阳毛尖茶机械加工工艺的杀青、揉捻、理条工序是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要根据鲜叶质量,掌握“看茶做茶”的原则,钉青、理条工序投叶量,温度、时间以及揉捻压力,处理时间等因素应协调控制,以达到工艺要求,保证成茶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