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修剪技术2:成年茶树的轻修剪
发布时间 2011-08-07 浏览 49553 次
冠平整的茶树,可行隔年轻修剪。由于茶树品种、树龄、树势、肥培管理、采摘都会影响修剪的效果,在不同条件下,修剪技术的掌握应有一定的差异。一般地,在掌握好轻剪深度恰当的情况下,以每年进行一次为好,否则树冠迅速升高,树冠面参差不齐,影响管理和采摘。轻修剪时必须考虑树冠面保持一定的形状,一般应用最多、效果较好的是水平型、弧型两种。纬度高、发芽密度大的灌木型茶树,以弧型修剪面为好;生长在纬度较南的乔木、半乔木茶树,发芽密度稀,生长强度大以修剪成水平采面为好。

深修剪是一种改造树冠的措施。因为树冠经过多次的轻剪和采摘以后,树冠面上的分枝愈分愈细,在其上生长的枝梢细弱而又密集,形成鸡爪枝(又名结节枝),阻碍营养物质的输送,枯枝率上升。这些枝条本身细小,所萌发的芽叶瘦小,不正常新梢增加,育芽能力衰退,新梢生长势减弱,产量、品质显著下降。这种情况,需用深修剪的方法,除去鸡爪枝,使之重新形成新的枝叶层,恢复并提高产量和品质。

深修剪(又称回剪)的深度,依鸡爪枝的深度而定,约为10-15cm。深修剪后重新形成的生产枝层较之未剪前的粗壮、均匀,育芽势增强,但仍需在此基础上进行轻修剪,隔几年后再次进行深修剪,修剪程度一次比一次重,使茶树上层分枝保持旺盛的营养生长能力。深修剪几年进行一次,视各地茶园条件而异。国内大体上每隔5年左右进行一次深修剪。深修剪虽然能起恢复树势的作用,但由于剪位深,对茶树刺激重,因而对当年产量略有影响,没有必要时,可延长间隔期,尤其不要在产量刚出现下降时就进行深修剪。因为对产量水平变化的影响因子较多,如水、肥条件,管理是否适时,剧烈的气候变异等,都会使产量曲线波动,所以只有在茶园处于正常管理条件下,气候无剧烈变动,而茶叶产量又连续下降,树冠面处于衰老状况下,才实施深修剪。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