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紫砂泥的物理性能和化
下一主题:紫砂壶原矿泥和配制泥
早期紫砂壶器呈色的效果,主要是由原矿泥本身的各种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以及烧成时火候的高低不同这两大因素而形成的。其中包括烧次即非人为窑变的各种发色,及人为的“焐灰”,掌握得当变成全黑色。“焐灰”的出现,是应用于高档紫砂壶壶烧次变色成次品后的补救办法,其方法是把需“焐灰”的紫砂壶壶放在掇罐里,壶的里外塞满砻糠灰,装在龙窑最下端,烧成中受强还原焰的影响,变成黑色。
1957年以前出口的紫砂壶器,除墨绿泥、黑料作化妆土外,紫砂壶器的各种色彩全是使用的原矿泥的烧成色,其变化均是两种或几种比例各异混合后的呈色。凡1957年前用茅草做燃料烧成的龙窑里出口的紫砂壶壶,不论高、中、低档壶,表面多会有小小黑色的熔出点(俗称铁质,其实并非铁质),以及在阳光侧射时所反映出的小小云母点来,这是纯正紫砂壶泥的泥料特征;而这两个特征却被20世纪80年中期台湾掀起紫砂壶热时误判了,以为这是疵点,从而被购家强行要求而千方百计加以遮掩。现流传下来的老紫砂壶壶多会有以上两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