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青茶|陕青茶的炒制加工工艺
发布时间 2011-08-10 浏览 53130 次
长得较丰润时才采摘,俗称二、三碗子茶,这种茶泡出来色浓味酽,解瘾,顶事。而毛尖茶不仅采摘慢,农民还认为茶叶小小的就摘了,好像庄稼还未成熟,收了可惜。另外,毛尖茶泡出来仅是茶香、色清,好看,当地人喝起来觉得并不过瘾,只能泡一、二碗水,不象大片茶叶可泡几碗,毛尖茶是中看不中用。

  家乡人把制茶称“做茶”,因为不喜好毛尖茶,而多做中、低档茶,因此,制茶的工艺水平不高,甚至可以说相当落后。我记得,街下头,有一农村大队队部,队部大门前,左右有两个大土灶,各支一口大铁锅,人称“毛边锅”,这毛边锅就是用来炒茶叶用的。到了采茶季节,女人从山上摘茶回来后,交到队部,男人们就开始炒茶揉茶。刚开始几天,每天的茶叶采摘量不大,男人们可以悠闲的把茶叶倒进毛边锅,柴火烧得也不甚旺,一边用大铁铲翻炒茶,一边还同送茶的女人们说笑话。

  茶叶炒到适当时,男人们把茶叶倒进大竹箕内,开始用手揉茶。揉茶这话要有一把手劲,要揉出茶叶的青汁水,刚炒的茶叶很烫手,女人干不了这活。揉茶的姿势好像在揉面,但要使暗劲。一季茶叶揉完,男人们的双手都让褐色的茶叶染成了黑色。随着气温上升,雨水增多,茶叶生长速度加快,女人的采摘量也加大,这时候,男人们也到了做茶最忙的时候,你看,他们把灶火填得旺旺的,火舌从灶内呼呼地扑出灶口,红彤彤的;男人们左右开弓,不停地挥舞手中炒茶的铁铲,锅里的绿茶在快速的翻动。揉茶的男人光靠手揉是做不过来活了,他们把炒好的茶叶倒在地上的竹席上,而后脱掉鞋子,用脚在茶叶上来回揉茶。我们这些小孩子在做茶人的旁边看到用脚揉茶既不觉得怪,也不认为脏。

  时代就是这样,无不给当时的东西打上自己时代的标签。传统的做茶工艺也许已经持续了几个世纪!它虽然落后,却传下了茶艺,它尽管粗陋,同样丰富了山民的生活。

  山门被时代潮冲开后,陕青茶开始发生嬗变。当地人的生活变好了,交通变得畅通了,人们现在不喜欢喝“大脚片茶”了,而越来越喜欢精工细做的各种毛尖茶。于是,小锅炒青,机械炒茶等各种现代制茶方式在陕青茶产区广泛应用。在茶叶内在本质上,人们也在下工夫挖掘,开发出了富硒茶、无公害茶等种种新包装的茶,可以说这既是包装,也是内涵,它让我们看到了陕青茶的发展和进步。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