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水纸: 把邮票安置到贴票册上的最好的办法是使用胶水纸—种裁切得很整齐的一面带胶的小纸条。这是集邮家实践的产物。起初,他们是把邮票整个贴到邮册是,但很快就察觉了这个办法的弊病:邮票一量贴上就极难再揭取下来。想替换一枚邮票或挪动一下位置很困难。为了克服这一不足,有人发明了一种一面有胶有小薄纸条,被称为胶水纸。胶水纸一般都是成袋出售,买回来后要换到带盖的小塑料盒里,不要装太多,以免互相粘连。 在目前还没有这种胶水纸出售的情况下,可以自己动手制作。方法是这样的:用半透明的打字纸,再买瓶胶水,用一枝洗净的毛笔当胶水刷。先把打字纸订在厚纸板上,用胶水刷把调好的胶水均匀地抹在纸上,放置阴处晾干、压平,再用裁纸刀裁切成张1厘米、宽0.5厘米的小条,就可以使用了。
护邮袋: 胶水纸的使用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了。由于它既方便又便宜,世界大部分集邮家至今仍在使用。但是严格说起来,胶水纸也有它的缺点:不管贴时怎么注意,揭时如何经心,都不可避免地要在邮票背面留下贴过胶水纸有痕迹。贴用的次数多了,邮票背胶还会被胶水纸粘掉,影响邮票的品相。 护邮袋的出现,克服了这一缺陷。护邮袋品种规格不一,可以根据使用尺寸,把邮票取出来,再用切纸刀裁开,以免伤着邮票。 量齿尺: 通过检查齿孔,可以区分邮票品种,也能帮助推断发行年代和承印厂家。量齿尺是一种专门用来测量齿孔的尺子。各国发行的邮票,都有齿孔度数,所谓齿孔度数就是20毫米的长度内有多少个齿孔。 制作量齿尺的材料有几种:硬纸板、金属板、还有塑料板。表示方法也不同,有用线条的,有用黑点的。它使用方法在第六章“邮票上的齿孔”一节已有说明。 其他用品: 上面介绍的是一些最常用的集邮用品。此外,还有集邮用品,这里顺便提一下。
衬纸: 是衬在邮票洋下面的一种较厚的黑色或其他深色纸。由于衬纸的衬托,可能使邮票更加醒目。使用衬纸与使用护邮袋一样,在邮票四周要留出1到期1.5毫米的余份。但衬纸露得也不能太多,不然会喧宾夺主,失去使用衬纸的意义。 护邮角: 类似相角,多用于在邮册上粘贴首日封、实寄封等。
护邮套:一种三面封死,一边开口的透明塑料套,用以保护贴片。护邮套通风不良。如果套内受潮,水份不易散发,会损坏邮票,所以平时不使用权用。只是在寄送贴片参加邮展时才把贴片套上这种护邮套。我国目前还很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