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五胡乱华,据传也多得到过传国玉玺。如北周宇文氏原为鲜卑十二部落首领,传至普回时,在一次狩猎中意外地得到三枚文为“皇帝玺”的玉玺,于是根据本部落的风俗,称天为宇,称国君为文,定其家族姓氏为“宇文”。后来竟建立了了北周王朝,称帝二十余年。这些历史记载足以说明在两千年前,人们已经视皇帝天子所用的玉玺为吉祥物。据说,即使得到一方普通的前代官印也能获得富贵,避免邪恶,确保康隆安宁。
然而,历代皇帝所用的御玺御宝的下落却不十分明确。秦始皇刻制的“皇帝之玺”、“皇帝信玺”、“皇帝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天子行玺”六方玉玺的去向比较明确,直到南北朝时在南朝传授,侯景之乱时传到北方(一说被藏于栖霞寺),后来隋朝统一,到了隋朝,又传到唐朝,被武则天改刻为宝,并增刻“传国宝”和“镇国宝”,形成“八宝”制度。唐朝八宝在五代十国时不知去向。宋朝皇帝根据唐朝的八宝制度自刻了一套八宝,北宋亡,八宝为金朝缴获,南宋又刻制一套。元朝灭金、南宋,御宝不知去向,一说元朝的王公大臣们将所缴获的玉质玺印改刻成扇坠、佩件,但终究不能确定哪些被改刻了,哪些遗失于战火。南宋的君臣最后投南海而死,南宋的御玺御宝可能也随之葬入南海,也可能为元朝所得。元朝亡,史载明朝尽获元朝宝玉,却不知怎样处理元朝的御玺御宝。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曾刻制17枚御玺御宝,建文帝增刻一枚,永乐皇帝再增刻7枚,共25宝。明亡,御宝入于清。清统治者在入关前就以满文刻制御宝,到乾隆继位时,宫中有御玺御宝35枚。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定清朝御宝25枚,置藏于交泰殿,并编写《交泰殿宝谱》。另外的10枚御宝置藏于盛京故宫。乾隆十三年,命改刻诸宝,为左清篆右汉篆,有“皇帝之宝”、“皇帝奉天之宝”、“大清嗣天之宝”、“大清受命之宝”未改。清朝灭亡,民国政府并未缴获这些宝,不久又进入北洋军阀时期,清朝的御玺御宝也下落不明,有些见于北京故宫,有些见于台北故宫,有些见于辽宁省博物院,有些则已见于海外的拍卖市场。
图:白玉瓷之玉龙提梁茶壶
皇帝所用的御玺御宝,除了上述那些象征国家权力的信用物以外,还有不少闲杂印,如“自强不息”、“太上皇帝”等就属于此类。闲杂印也有不同的类别,表示收藏鉴赏的称为收藏印,如“乾隆御览”、“石渠宝笈”等;刻有某宫某阁的称为楼台馆阁印,如“养心殿宝”、“文渊阁宝”等。乾隆皇帝的闲杂印最多,据《乾隆印薮》著录,竟有1800枚之数。清朝皇帝的御印、御玺、御宝也未能完全地保存在故宫中,而有少数流落社会。
从近几年拍卖市场来看,随着宫廷御用器物受到收藏人群的追捧,御玺也是热门的收藏品之一。特别是清宫旧藏御玺除了拥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特殊的政治地位也决定了其在目前收藏市场上的高价位。2009年秋拍,中国艺术品跨入亿元时代,同时资本市场的热钱也大量涌入艺术品市场,目前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可算是水涨船高。作为皇权的象征,皇帝御玺一直是收藏品市场上的重器。 2008年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皇威万代——法国吉美家族收藏乾隆御制印玺专拍一件乾隆帝御宝交龙钮白玉玺,成交价为人民币5577万元。时隔两年2010年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瑰辞神笔——重要私人清宫御制工艺珍藏乾隆帝御宝交龙钮白玉玺成交价人民币1.0617亿元。玉玺拍卖也挺进了亿元门庭。
【相关阅读】
4招教你来鉴定龙泉窑瓷器真伪
清代青花瓷花瓶的鉴赏
如何选购艺术陶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