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
茶叶研究所的专家盛赞其为“名茶新秀”。然而,由于所有开发资金均依赖国家投入,加之
茶叶收益率缓慢、企业管理水平滞后、银行紧缩银根、
茶叶市场价格大幅下跌等因素,至2002年,全县
茶叶产业陷入困境。县
茶叶公司几近瘫痪,所属的各个茶场,无力自筹资金继续经管茶园,1万余亩“双高一优”的生态茶园日渐荒芜。面对松桃茶业的困境,当地政府广开门路,希望能够东山再起。通过招商引资、租赁承包等形式,松桃自治县对县里13个茶企进行改制,由外埠茶商和本地能人承包经营,72%的茶厂被租赁承包。在外地茶商的雄厚资金、先进管理经验和成熟的营销手段下,松桃茶业起死回生,一度荒芜的茶园重焕生机。
茶叶产业发展起来了,但又遭遇“贴牌基地”的尴尬。一些当地官员认为:荒芜的茶园如同自家不能养好的孩子,送给别人找生路,不管怎样也是一件好事啊。但是更多的人则认为,贴牌转卖,为他人做嫁衣,不是长久之计,必须使本土品牌抢市场由“幕后”转向“台前”。松桃开始大胆尝试,通过有意识地培植本土龙头企业,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品牌。为支持本地
茶叶龙头企业发展,县农办重点扶持浙江嘉盛茶业正大茶场资金30万元,创建本土品牌精加工出口基地。松桃自治县梵净山茶庄生产的“净山牌”系列
茶叶,开始在省内外市场受欢迎,产销量逐年递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