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保健足浴配方
下一主题:消除口臭的方法16种
3、牛膝钩藤汤:
牛膝、钩藤各30克。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温时足浴,可不断加热水以保持水温,加至盆满为止。每日早起和晚睡前足浴。每次约30-40分钟,以不适症状减轻或消失为1疗程,连续1-2个疗程。可平肝潜阳,引热下行,适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
4、决明降压汤:
石决明24克,黄芪、当归、牛膝、生牡蛎、白芍、玄参、桑枝、磁石、补骨脂、丹皮、乌药、独活各6克。其中,石决明、牡蛎、磁石先煎30-60分钟,取其煎液加温水适量,入浴盆足浴,每次1小时,每日1次,每次1剂,连续7-10剂。可平肝潜阳,适用于高血压头晕头痛,小便短少,肢体水肿,麻木等。
四:痛经方
用药:益母草30g、菊花15g、黄岑15g、夜交藤15g。
用法:水煎,去渣,混入温水用足浴盆浸泡双足30分钟,每日一次。
五:便秘方
每晚睡觉前,用花椒、姜、盐、醋、小茴香等浴足并按摩,对功能性便秘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预防便秘十要歌诀也说:“功能便秘不吃药,自然疗法益处多。睡前浴后做足疗,健身祛病排泄好。”可见,足疗,尤其是中药浴足,对便秘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尤其适用于那些体质较强的习惯性便秘患者。
六:糖尿病方
糖尿病足是一类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外周血管病变基础上,由于足应力、外伤、感染等因素引起的严重下肢病变的总称。
在它的无坏疽期,对于那些患足凉麻,色苍白或苍黄、紫暗的患者,即可以采用中药浸浴泡法,通过皮肤透皮吸收达到温经、活血、止痛、改善循环的作用。
配方:金银花、紫丹参、乳香、没药、黄柏、苦参、川芎等。
用此方足浴可起到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的作用,主治糖尿病足早期下肢疼痛跛行者。(如有皮肤溃烂则禁用)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