蛾类护囊、卷叶虫的虫苞可直接摘除。 4.生物、物理防治。这两种防治方法对人畜无害、不污染
茶叶和环境。生物防治就是积极营造适合天敌昆虫、鸟、蛙类等的良好生活环境,可有效控制
茶叶害虫对茶树造成经济危害。在
茶叶生产中许多病虫害对茶树不能造成危害,就是因为这些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在生产实践中如放养寄生蜂防治卷叶蛾、蓑蛾、茶毛虫等;利用病原微生物治虫,生产上使用较多的有白僵菌,在茶园中喷施0.1~0.2亿/毫升的孢子液,对茶毛虫、尺蠖、卷叶蛾类、象甲类等害虫防效达70%~80%。白僵菌871菌粉2公斤/亩毒土防治丽纹象甲;利用细菌治虫,生产上广泛使用的有苏云金杆菌类,“Bt”细菌对茶蚕、尺蠖、茶刺蛾、茶毛虫等鳞翅目昆虫的食叶害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利用病毒治虫,生产上应用较多的有茶毛虫、尺蠖、茶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即在虫口密度大的茶园局部喷射少量病毒液,待幼虫大量死亡时收集虫尸凉干用贮虫盒放入冰箱,待田间幼虫将要危害时取出虫尸捣碎放入少量水中浸泡,再用纱布过滤再将滤液稀释成病毒液,在幼虫处在1~2龄时,亩喷射40~50头虫尸浸出液,防效可达90%以上。 物理防治主要是诱杀法,生产上应用较多的主要是灯光诱杀、糖醋诱杀、诱饵诱杀等,性信息诱杀较少使用。 5.绿色农药防治。绿色农药的施用本身无毒无害,没有污染环境问题,但使用绿色农药必须在害虫幼虫低龄期适时施用,要体现早和快。生产上常用的有鱼藤酮(又名鱼藤精)对害虫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施用绿宝7.5%鱼藤酮乳油500倍液对茶小绿叶蝉防治,如能在24小时内喷施两次则效果可达70%~80%。鱼藤酮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对鱼类具高毒,使用时应防止殃及鱼池;苦参碱是由苦参的根提取,对害虫具触杀和胃毒作用。以0.3%苦生碱水剂1000倍液防治茶小绿叶蝉,最好选在阴天下午4时或傍晚喷药,24小时内喷施两次防治效最佳。苦生碱药效较缓慢,应提前3~5天施用;印楝素是从印楝树中提取,属高效低毒的新型生物杀虫剂。爱禾牌0.3%印楝素乳油600倍液喷施,对茶小绿叶蝉等害虫有较理想的防治效果,施药时间应掌握在幼虫低龄期,选在阴天下午4时或傍晚。印楝树药效较缓慢应提前2~3天施用,不能与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