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兆鹏始终将教学和科研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不仅是国内茶叶教学方面的学科带头人,而且在茶叶深加工科研成果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继研究成功颗粒状速溶茶之后,施兆鹏又在国内攻克了茶多酚、儿茶素的提取技术,并将这种技术运用到生产中。众所周知,茶叶的保健功能是因为茶多酚发挥了作用,茶多酚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农业、日用化工和食品工业。如果将茶叶中的茶多酚提取利用,可以较好地解决中低档茶叶的出路。上世纪90年代初,丹麦一家企业访问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并提出了希望能给他们提供茶多酚等茶叶提取物,这引起了施兆鹏的高度重视。事实上,当时国内虽然也有人研究成功了茶多酚的提取技术,但都没有运用到实践生产中,成果多躺在科研人员的办公室里。丹麦企业要进口茶多酚,这就意味着批量生产的机会终于到来。施兆鹏带领院里的一批科研人员进行了三个月的集中攻关,再加上他们已经有多年的研究作为基础,茶多酚的提取技术很快成功,并提取出了令丹麦企业家非常满意的茶多酚。为保证批量生产,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和上海昂立集团合资共同成立了湖南金农生物科技公司。运用施兆鹏等人研究出来的提取技术,该公司曾成为同行中产量最大、技术最优的公司,生产的茶多酚出口到多个国家。
教学、科研对于施兆鹏来说,是一项无比的乐趣。有时为了一个实验,除了吃饭、睡觉,他整天钻在实验室里。即使是现在这个年龄,他也常常下到实验室里指导学生做实验,更多的时候自己亲自动手。40多年的从教生涯,施兆鹏为茶界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人才,他的许多学生在行业里承担起了重任,这让施兆鹏感到无比的欣慰。
施兆鹏简介
1936年出生,1960年毕业于湖南农学院茶学专业,现任湖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
施兆鹏在茶业科研、茶业教学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
1989年,《出口茶成套工艺研究》、《砖茶国家标准研制》分别获外经贸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7年,《构建茶学专业教学新体系,培养农、工、贸符合人才的研究》获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1年,《高等农林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获国家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3年,《茶叶提取物系列产品开发与研究》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此外,还有多项成果获得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奖。
1997年至今任第二届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茶学学科小组组长;第六、七届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第七、八届湖南省茶叶学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