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上海艺博会涌现艺术淘金热
发布时间 2011-09-15 浏览 49922 次
等作品也在预展当晚很快被买走。

  李振东的《母鸡》,画的是乡间田野觅食的母鸡。这让人联想起几年前流传在上海艺博会的一个段子:一对夫妇来看艺博会,看到画中母鸡的“天价”时,觉得太不可思议。如今,随着艺术品市场的成熟,这样的段子也已彻底成为历史。

  更多元的创作风格

  尽管水墨国画作品在本届艺博会上依然受到推崇,但张弛认为,今年上海艺博会的整体作品风格呈现出更多元的风貌,“这是一个可喜现象,说明大家当下的创作更多回到内心表达上,而非人云亦云”。

  作品风格的多元化,也是来本届艺博会上 “看门道”的业内人士的同感。较关注国内艺术品市场的张先生告诉记者,前几届艺博会上,充斥着不少模仿名家风格只为投市场所好而作的“行画”作品,今年这一类画作的比例大大降低,相反,很多作品呈现出全新活力和思想。

  究其原因,业内人士认为,国内艺术品市场的“口味”受国外尤其美国方面的买家影响较大,这两年美国经济问题频现,美国买家不再起主导作用。因为外来“定投”的缺失,国内艺术品市场反而有了更多的内在探索,反映到创作上即更多元的风格呈现,而非“一窝蜂”投市场所好。

  更趋成熟的市场

  艺术品创作更多元的另一面,是艺术品市场更趋理性的多元化。上海艺博会的“常客”之一、连续7届来参展的恒源祥香山美术馆馆长陈明认为,几年前,来上海艺博会的普通人大多还抱着“淘点小便宜”的想法,现在这一“投机”的想法更多地被“投资”替代。在他看来,“国内艺术品投资的大环境已经到来”。

  这与本届艺博会的主题口号 “艺术就是财富”不谋而合。艺博会主办方坦言,这一口号延续了艺博会多年来引导并鼓励各阶层人士购藏艺术品的思路,同时也涵盖了艺术品消费中“收藏传承”、“投资理财”、“美化居室”、“礼品馈赠”的功能和理念。一言蔽之,即激发社会大众对艺术品收藏的兴趣和热情。

  尽管大众对艺术品的需求更加现实和合理,但渐趋成熟的市场还有很多地方需要继续“磨合”。陈明认为,作为主力投资客的中老年艺术品消费者更偏向于经典的传统风格,更青睐新内容和新风格的年轻人往往囊中羞涩,这多少影响了现代风格艺术品在收藏市场上的普及。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