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李昌鸿大师紫砂艺术装
下一主题:如何鉴定紫砂壶价值
现在我们见到的嘉庆年间制作的紫砂壶壶,壶把、壶底有“彭年”二字印,或“阿曼陀室”印的,都是由陈鸿寿设计、杨彭年制作的,后人称之为“曼生壶”。陈鸿寿使紫砂壶陶艺更加文人化,制作技术虽不如明代中期精妙,但对后世影响很大。杨彭年首创捏嘴新工艺,他不用模子,信手捏来,随意而成,颇具天趣。乾隆以后,伴随着清王朝的衰落颓势,紫砂壶壶的制作也愈来愈不景气。值得一提的是嘉道年间的邵大亨,他为陈鸣远以后的一代高手,其它如邵友兰、邵友廷、蒋德休、黄玉麟、程寿珍诸人,则一代不如一代。更多的是因循守旧,很少创新,制作工艺也日渐草率荒疏。 当代的紫砂壶大师,首推顾景舟老先生,顾老潜心紫砂壶陶艺六十余年,炉火纯青,登峰造极,名传遐迩。其余如朱可心、高海庚、裴石民、王寅春、吴云根、徐秀棠、李昌鸿、沈蘧华、顾绍培、汪寅仙、吕尧臣、徐汉棠、蒋蓉等也各自身怀绝技,各有专长,皆为一时俊才。(编辑:刘萌可)
【相关阅读】
紫砂壶壶完美作品的内涵
明代紫砂壶壶艺术
怎样鉴别紫砂壶壶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