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吻图案
发布时间 2011-09-26 浏览 51524 次
_2011092612011932A3Z.jpg">

图3:明五彩开光龙纹蒜头瓶(一对)

古代建筑正脊两端的龙吻,过去又称为“鸱吻”。它的演变过程大体为鸱尾—鸱吻—龙吻。唐代以鸱吻为主,明清两代才由龙吻取代了鸱吻。据《唐会要》所载:“汉柏梁殿灾后,越巫言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遂作其像于屋上,以压火祥”。鸱尾的形状呈月形,有点像鱼的尾巴,又有点像鸟,人们当时把它装饰在屋顶上,其作用有“避火”镇灾之意。封建社会,装饰性建筑构件被蒙上了迷信色彩。晋代之后记载中,出现“鸱尾”一词,中唐之后“尾”字变成了“吻”字,成了“鸱吻”。明代则进一步改进,把鸱吻变成了龙吻。明代龙吻嘴张得很大,可以吞住正脊的盖脊瓦、正脊筒和群色条三部分,而清代龙吻张得较小,仅能吞住盖脊瓦和正脊筒,群色条在龙嘴的下唇以下了。天安门正脊上的龙吻系清代琉璃制品。

龙是祥瑞的象征,能腾云驾雾、呼风唤雨。龙吻既能消灾除害,还有辟邪的作用,此外龙吻也是主人身份的象征。

【相关阅读】

现代当代瓷器收藏

对釉下五彩的欣赏和收藏

紫砂壶壶的收藏价值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