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清心在一壶,多彩绘人
下一主题:著名演员杨立新:细香
2007年春节,我因事在福州。很想去拜见老人家,但思虑再三,估计节间老人家定是高朋接踵,所以不敢前往,待到初五才挂去电话探询。老人犹豫一会说,初六、初七已安排了,后即说下午有点时间,你可以来。这次我与妻子熟门熟路,于下午准时到其家。这次老人谈得最多是武夷山的大红袍。并向我们说,前几天有省委主要领导的客人到他家品茶,“我想了想,还是把武夷山几家茶厂送的大红袍给客人品饮。都很好,就是有的厂焙火太急了,有点焦味”。他语重心长地说,做好岩茶一定要注重传统技法。他还给我们看了武夷山两家大的茶企业的“精品大红袍”,价格之高令人咋舌,也让我欢欣。
不久省茶科所的陈荣冰所长来向张老汇报工作,请他代向省政府呼吁有关事项。我们即起身告辞,以免耽误所长工作,谁知张老打手势叫我坐下。所长简要地说了要说事就起身走了,我们又谈了一会,我抓紧请教了一些茶界存异观点的问题,老人家回答总是言简意赅,观点明朗。
临行前,张老又将林长华先生编著的《茶界泰斗张天福画传》送给我一本,签名时将我写为“茶友”。能与如此茶界高人为友,真是三生有幸。我将努力牢记张老的教导,以其“俭清和静”为座右铭,好好做茶、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