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种苗的检验与消毒
发布时间 2011-10-08 浏览 50493 次
定之前,先要熟悉被鉴定的品种,了解其主要特征特性以及以往种植和推广情况。扦插苗的品种鉴定,应深入到养穗母本园和苗圃中调查观察,可分别于剪穗扦插前和扦插苗出圃前进行。种子繁殖品种的品种鉴定,应在采种前进行,通过现场调查观察,符合该品种真实性和达到纯度要求的茶园,才能划为留种园,并落实专人管理,分母树单独采收。对劣种杂株的茶籽不采,或提早、推迟采籽,另行处理,不作为茶叶生产的种子。通过品种鉴定而鉴定出的异种苗木,不论苗木健壮与否,在扦插出圃前,都要剔出。2、茶籽的检验。(1)茶籽检验标准茶籽检验之前,要确定种子检验标准,一般灌木和小乔木类的茶树品种,种子规格如下:①茶籽大小(以茶籽直径计算)不小于12毫米。

②千粒重不低于800克。

③含水量不低于22%,不高于38%。

④发芽率不低于75%。

⑤夹杂物不高于2%。

⑥籽粒饱满,呈棕褐色,带光泽,无空壳、霉变、虫蛀和破裂的茶籽。(2)检验方法一般采用观察茶籽外形、内质,测定重量、含水量和发芽率等方法来检验茶籽质量。①观察茶籽外形好的茶籽,握在手里有沉重的感觉,落在桌子上弹性很强,声音尖脆,种壳脆硬,呈棕褐色,并带有光泽。

霉变的茶籽,种脐上有白霉点或粘糊状物质。

未成熟的茶籽,比较轻,种壳呈棕红色或淡棕色,而不是棕褐色。

隔年的陈茶籽,一般种壳带死灰色,干枯而无光泽,比较轻。

嫩的茶籽和用水泡过阴干的陈茶籽,嗅起来一般有水闷气(似黄豆浸水后的气味)。

虫蛀的茶籽,种壳上有虫蛀的症状。②轧破茶籽观察内质随机取茶籽50-100料,排放在轧籽板底板上的籽孔中,再将另一块盖板对正籽孔盖好,然后用力一压,茶籽种壳即破碎。

种壳轧破后,观察种仁。凡种仁健壮、饱满,呈乳白色,破裂面带油质而湿润的,都是生活力强的茶籽,也就是合格的茶籽。观察后,统计茶籽合格率;③测定茶籽的斤数或千粒重随机抽样称取一斤茶籽,数其粒数,并重复2-3次,得出平均每斤茶籽的粒数。或随机抽样取茶籽一千粒,称其重量,统计平均千粒重。④测定茶籽含水量抽样取茶籽50料,剥去茶籽种壳,留下种仁先将这些种仁称重,作出记录。然后,放进烘箱(温度105℃)烘干,其间取出称量数次,烘至重量不变时为止。⑤测定茶籽发芽率常用的有染色法和湿砂法。

染色法随机抽样取茶籽50粒,剥去种壳和内种皮,但不要将种仁碰伤。如果茶籽干燥不易剥皮,可以先在清水中浸三、四小时。如果肉眼可以看出是球的茶籽,剥壳时就可拣去,不必染色,但要作好记录,计算发芽率时要计算进去,剥皮后的种仁浸入一种叫靛蓝的药液中,浓度为五百分之一至一千分之一。种仁在药液中要全部浸没。浸泡两小时后,倒出药液,用清水将种仁冲洗干净,再检查种仁染色情况,由于活的原生质膜是半透性的,能够阻止染料渗入,故不会染色。因此,不染色的种仁具有发芽能力,染上色的种仁,就没有发芽能力。检查时,要着重看种仁中胚的部分是否染色,如果其它部分轻微染色,而胚没有染色,仍可作为具有发芽能力的茶籽计算。如果因剥壳时剥坏或压伤种仁的关系而染色的茶籽,也应作为好的茶籽来计算。根据观察结果,再计算茶籽发芽率。

湿砂法此法系将茶籽埋在湿砂里,放在种子发芽箱中进行发芽试验。具体做法:随机抽样取茶籽50-100粒,剥去种壳,用温水浸三、四小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